当前所在:首页 > 资讯动态 > 乡村振兴|山东临朐:谷子地里的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山东临朐:谷子地里的乡村振兴

发布时间:2020-10-13 作者:佚名 来源:山东省农业农村厅

  走进位于山东省临朐县辛寨街道朱家峪村的鲁农家庭农场煎饼生产队车间,只见几盘鏊子热气腾腾,一排农村妇女熟练地上料、刮匀、揭饼、分拣、包装,还有一位妇女架起三脚架全程直播。

  “生产煎饼所用的小米、薏米等原料,全都是村里和农场自产的。”朱家峪村党支部书记、农场负责人曾永说。不一会工夫,直播间就聚集了300多个网友,来自广东、黑龙江、四川等地的客户陆续下单,半小时的时间就成交3000多元。

  朱家峪村地处大山腹地,有270户、972口人,耕地1000亩,属于丘陵山区,素有种植谷子的传统。但由于种植结构单一,加上地处偏僻,种出的小米卖不上高价,村民的日子没有很大起色。

  2016年,朱家峪村确立了绿色、无公害小米产业发展路径。当地改变传统种植模式,成立了鲁农家庭农场。农场流转90户村民的300亩土地,通过种植优质品种的小米、薏米、蜜薯,一亩地收入达3000多元,流转的土地收益是原来的三四倍。

  为带动更多农户致富,农场为有意愿种植小米、薏米和蜜薯的农户,统一提供免费的种子和技术支持,并按照高于市场价10%的价格进行回收,目前已发展近百户村民种植了300多亩。

  记者看到,在朱家峪村的谷子种植基地,不少农户手握镰刀,正忙碌地收割谷子,一派喜悦的丰收场景。曾永介绍,这600多亩的种植基地,可年产谷子20万斤、地瓜40万斤、薏米7万斤。

  通过土地流转,不少村民实现了一份土地两份收入。今年60岁的贫困户吕学同深有感触。去年,他将2亩地流转给农场,平时在农场打零工,一年收入一万多元。目前,村里有50多人在农场打工,大部分是贫困户和留守妇女。

  朱家峪村还念活“谷子经”,利用小米、薏米等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煎饼,让更多的村民有活干、有钱挣。

  “我们已发展了3000多个线下固定客户,还试水‘直播带货’,市场需求很大,销量稳步上升。”曾永说,计划再投资200万元新上30盘鏊子,使生产能力达到每天1000斤,再增加近百个就业岗位。


原文链接:http://nync.shandong.gov.cn/snzx/snxw/snxw/202010/t20201010_3410058.html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民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农民调研网 nmdy.org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
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