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首页 > 社会关注 > 强农业 美农村 富农民——秀峰区打造“诗意桃花湾”田园综合体小记

强农业 美农村 富农民——秀峰区打造“诗意桃花湾”田园综合体小记

发布时间:2020-09-24 作者:佚名 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

  薄雾环绕的秀丽青山、青砖碧瓦的桂北民居、绿意盎然的村庄环境,一队队单骑,穿行在绿树丛中蜿蜒向前的桂林桃花湾休闲旅游绿道上……7月21日,在桂林市秀峰区桃花湾,一幅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正徐徐铺展。

      在如画的美景背后,是投资近70亿元的田园综合体——秀峰区“诗意桃花湾”田园综合体。该综合体总规划面积为22.36平方公里,其中,核心区规划面积9.4平方公里;拓展区规划面积12.96平方公里,涵盖5个行政村,实施项目47个,总投资68.5亿元。

      近年来,秀峰区委、区政府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基础设施建设为先导、机制创新为突破、生态富民为目标,着力打造“生态美、人文美、田园美”的田园综合体,向着农村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同步”、一二三产业“三产融合”、农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目标大步前进。

      位于桃花江畔的“芦笛三村”是秀峰区乡村美景再造的第一个项目。近年来,秀峰区整合各类资金1.2亿元,对鲁家(合家)村、庙门前村和张家村进行风貌改造、文化挖掘、产业盘活,让农村资源变成资产,带动了住宿、餐饮等产业的发展,“芦笛三村”成为区内外有较高知名度的特色生态旅游村,村民也有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农村基础设施改善、特色产业支撑、公共服务跟进、环境风貌建设,秀峰区乡村美景再造的脚步并未停止。

      “要提升田园综合体的品质,必须打通基础设施建设最后一公里。”秀峰区政府主要负责人提出,2019年,该区将“芦笛三村”的空地、荒地资源利用起来,配套建设7.8公里桃花湾休闲旅游绿道、停车场、旅游驿站等设施,完成了对“芦笛三村”河塘沟渠的清淤疏浚、庭院美化、立面改造等工程的建设工作,让“诗意桃花湾”园区面貌焕然一新,为乡村振兴带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

      在大力提升基础设施水平的同时,秀峰区“诗意桃花湾”田园综合体以旅游为先导,在文化特色上做文章,挖掘原汁原味的乡土文化,培育健康向上的乡风文明,不断拓展旅游资源,走出了一条跨界发展之路:“农业+文化”,亮出鲁家村豆腐文化、顺昌食品博物馆的桂花糕制作传统文化、庙门前村书画文化、张家村傩舞文化;“农业+体验”,让和记农庄成为集农耕体验、农事观光、农业科普、勤廉教育于一体的特色田间课堂;“农业+旅游”,园区拥有鲁家村乡村旅游区、芳莲池竹筏、和舍等旅游景区和民宿。一个包含了农、林、渔、餐饮、酒店、旅游等行业的三产融合、城乡复合的田园综合体逐步完善。如今,秀峰区在“诗意桃花湾”田园综合体内打造了20多家风情民宿,旅游旺季游客爆满,淡季入住率也高达50%以上。

      “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多方参与,让田园综合体实现了多赢”,“诗意桃花湾”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宜居宜业、惠及各方的田园综合体建设和发展之路。坚持农业与农村优先,投资与引资并重,基础与产业同步,秀峰区委、区政府着力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通过村民入股,整合资源,盘活集体经济,出台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奖励资金实施办法,设立农村经济发展基金、预留地管理办法等,通过优惠政策、资金支持等各项扶持政策,发挥村集体和个人的力量,激活农村发展引擎。

      如今的秀峰区,借助“诗意桃花湾”田园综合体项目的带动效应,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他们生产活动的田园成为走向小康生活最大的动力。随着“诗意桃花湾”田园综合体项目建设的不断完善,不仅是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步伐不断加快,“农旅结合、以旅强农、以农促旅”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正在飞速发展。


原文链接:http://nynct.gxzf.gov.cn/xwdt/gxlb/gx/t5810139.shtml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民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农民调研网 nmdy.org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
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