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首页 > 社会关注 > 大数据让广西早稻吃上“营养餐”

大数据让广西早稻吃上“营养餐”

发布时间:2020-09-24 作者:佚名 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

  盘点今年早稻收成,贺州市信都镇北联村种植大户沈利成8月27日对记者说:“我的800亩早稻平均亩产达到547.9公斤。运用大数据种田,施肥更精准,管理更科学,稻谷就像吃上‘营养餐’,节肥又增产!”自治区土壤肥料工作站统计数字表明,今年上半年广西有1100多万亩早稻吃上“营养餐”,达到了丰产增收的目标。

      “沈利成所说的大数据种田,得益于广西测土配方施肥点点通应用服务平台。”广西土肥专家徐世宏告诉记者,近年来,广西不断做好测土配方施肥大数据的收集应用,每年在全区各地安排取土化验6600个以上,开展相关田间试验240个以上,形成了100多万个检测数据、10多万个大田试验数据,再把这些相应数据融入到应用服务平台,农民在手机上点一点,便可获取田块的养分状况、作物的施肥配方、施肥技术以及周边配肥服务网点等信息。

      沈利成说:“点击应用服务平台这个‘智能帮手’,我按照它推荐的施肥配方来配肥,田地‘缺什么补什么’,实现了肥料‘量身定制’,不但保证了水稻‘吃得饱不浪费’,而且每亩可以减少肥料7-10公斤、增产粮食25-30公斤。”

      据了解,为了让更多农户运用大数据种田,广西土肥部门还推出“测土信息公示 施肥方案上墙”技术入户新模式,得到农业农村部的肯定并在全国推广;每年免费发放施肥建议卡50多万份,发布施肥配方350多个;组织自治区、市、县三级土肥部门技术人员下村入户开展“一对一”个性化技术服务,使土肥技术推广应用更加落实到位;目前测土配方施肥服务已实现县级100%全覆盖。

      多年多点的田间试验数据表明,运用测土配方施肥与常规施肥相比,平均每亩可节省化肥1.8公斤(折纯),可增产粮食26公斤。仅今年上半年,广西千余万亩早稻就节省化肥2万多吨。目前测土配方施肥已成为广西推广应用效果最为明显的单项农业技术之一。

      自治区土壤肥料工作站相关负责人说,将继续深化大数据种田推广工作,狠抓大数据“配方肥”下地,力争每年水稻推广面积达到2400万亩以上,亩节本增效30元以上,为保障“把饭碗端在自己手里”、促进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原文链接:http://nynct.gxzf.gov.cn/xwdt/snxxh/t6089280.shtml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民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农民调研网 nmdy.org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
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