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加强统筹协调。积极协调自然资源、生态环境、林业等部门,推动生猪规模养殖场盘活复产。在用地审批、环保、林地手续办理等方面对业主进行指导,高效完成相关手续办理。在引种检疫上,实行随到随检,提升养殖场盘活复产效率。
二是善用政策工具。实施良种补贴项目,2025年市中区共计补贴能繁母猪6575头,发放财政资金573万元,提高业主盘活复产积极性。实施政策性农业保险项目,争取财政资金790余万元,将全区所有规模养殖场及有意向散户纳入保险范畴,切实增强盘活复产养殖场抗风险能力。实施2025年稳定畜牧业生产政策,累计投入财政资金300万元,实现能繁母猪引种5000头,补贴2300头;仔猪补栏5.5万头,补贴1.7万头;补贴养殖场建设1家及贷款贴息2家,提升产能效果明显。
三是强化技术服务。依托农业农村厅、市农业农村局等相关部门资源,针对全区规模以上养殖业主和有意愿复产的业主,开展四川省生猪产业理事长培训会、养殖节粮技术推广会、专家送技到场社等畜牧养殖技术培训会3场,培训养殖场(户)技术人员、相关农技服务人员600余人次,着力提升行业养殖技术水平,提高其市场运营能力与养殖场管理能力,捕捉市场机遇,提振养殖信心。截至目前,市中区共盘活复养规模养殖场12家,其中猪场7家,实现新增存栏2.3万头,家禽场5家,实现新增存栏2.7万羽。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民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