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拣装箱。
鲜食玉米收获。富士权摄
金秋时节,望奎县万亩鲜食玉米基地接近收获尾声。田间地头,连片的玉米随风轻摇,采收机与运输车协同作业,实现“即满即卸”;加工车间内,自动化生产线全速运转,工人们紧张有序地进行分拣、清洗、蒸煮、包装,一派火热景象。从采摘到成品,历时不到4小时的“抢鲜”战正在全县多个生产基地同步上演。
在黑龙江鹏熙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基地,每天有100多亩鲜食玉米依托先进的极速锁鲜技术和智能化加工设备,在收获后4小时内完成塑封包装,最大限度保留玉米的天然香甜与软糯口感。
黑龙江鹏熙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乔东升表示:“我们工厂新扩建的1300平方米厂房引进了真空包装机、1拖2杀菌锅等新设备,1分钟能加工玉米55棒,现在每天能多生产3万多棒,充分保障线上线下的订单及时交付。”
为了从源头把控品质,同样从事鲜食玉米采收加工的黑龙江省谷谷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则依托自营4000亩种植基地,实现标准化规模种植,开启了为期40天的集中加工生产,实现“田间直达工厂”的高效转化。
黑龙江省谷谷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谭鑫介绍:“我们最大的优势在于4000亩玉米全部自种自管,从选种、施肥到采收,实现全流程标准化控制。玉米品种统一,采收后1小时内直达加工线,最大程度锁住水分和营养。”
鲜食玉米产业不仅丰富了市场供应,更成为当地农户增收致富的重要产业,也为周边村民带来了实际收益。该县的泰尚种植业家庭农场共带动110位村民实现了“家门口”就业,既获得了稳定的收入,又能兼顾家庭。泰尚种植业家庭农场工人宁玉恒表示,自己一年在农场务工能赚五六万元,打工不用外出,在“自家门口”就能实现,村里能有这样的好企业,着实是方便了不少。
如今,望奎县鲜食玉米通过“线上+线下”多渠道销售,不仅通过“五谷杂粮下江南”渠道外销,还畅销广东、福建、深圳等地,成为消费者青睐的“香饽饽”。从田间到车间、从种植到加工,望奎县鲜食玉米产业正朝着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的方向稳步迈进,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今年全县鲜食玉米种植面积已超过2万亩,形成规模加工企业9家,年加工能力达2.9万吨,全产业链产值突破0.39亿元。”望奎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经作站站长黄丽芳说。(富士权 记者 董新英)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民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