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四川省农业农村厅公布了新一轮农业产业化省级重点龙头企业名单,广汉市四川吉隆达生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四川张兵兵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家企业成功入选。截至目前,广汉市省级农业龙头企业总数已达11家,数量位居德阳市首位。
这些企业覆盖粮油加工、调味品生产、食品制造、生物科技等多个领域,逐步形成了完整的农业产业链和具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为广汉市推动农业现代化、促进乡村全面振兴提供了重要支撑。
一、多元布局产业类型,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广汉市农业农村局依托本地资源禀赋,通过政策引导、精准扶持和平台搭建等一系列举措,积极推动农业产业向多元化、高端化方向发展,形成了特色鲜明、布局合理的产业集群。
粮油精深加工产业基础扎实。广汉采取“品牌培育+基地建设”双轮驱动策略,重点推动油菜籽、大米等传统粮油加工企业转型升级。通过制定优质原料基地建设标准、引进先进加工设备、支持产品研发创新等措施,实现粮油产业从初级加工向精深加工转变。益海(广汉)粮油饲料有限公司作为西南地区最大的油料加工企业,年压榨油菜籽6万吨,加工菜籽原油10万余吨。
调味品与火锅食材产业优势突出。广汉已培育出年产值达150亿元的火锅产业,集聚火锅生产企业162家、火锅餐饮企业424家,形成从原料采购、食材加工、产品研发到消费体验的全产业链。据统计,全国每100口火锅中,有80口使用“广汉造”牛油;每3包花椒调味料、每5包辣椒面蘸料中,就有1包产自广汉;川渝地区六成以上的鲜牛肉和鲜毛肚由广汉供应。广汉享有“中国西南第一牛市”之称,发达的交通网络和高效的冷链物流保障了从屠宰场到餐桌的新鲜度。
饲料与生物科技产业创新活跃。四川吉隆达生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是国内率先实现动植物微量元素上下游产业链打通的领先企业,拥有现代化生产基地5座,产品覆盖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服务超过6000家优质客户,市场占有率超过25%,已成为全球前500强饲料集团企业的核心供应商。
二、健全农业全产业链,增强产业韧性和带动能力
广汉以“四提升”工程为抓手,通过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创新合作模式、强化服务保障等措施,构建了“农户—村集体—家庭农场—合作社—企业”紧密衔接的全产业链体系。
上游原材料供应稳定有序。上游原材料供应稳定。广汉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持续提升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预计到2026年,全市永久基本农田将全面实现“三网”配套的高标准农田建设目标。
中游生产加工环节智能化升级成效明显。广汉积极推动产业智能化、数字化改造,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助力区域经济转型。广汉市迈德乐食品有限公司引进全套先进牛油熔炼设备以及物理精炼系统及智能制造生产线,通过技术升级不断提升产品品质与生产效率。
下游市场拓展能力持续增强。广汉着力打造“中国火锅食材之都”,建立“供应商直供+企业集采+质量溯源”机制,有效降低采购成本,保障食材安全。目前,广汉火锅食材在中高端火锅连锁品牌中的覆盖率超过85%,产品畅销全国30多个省市,出口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三、发挥龙头企业带动效应,助推乡村振兴
广汉市农业农村局通过优化营商环境、加大政策激励、搭建对接平台等举措,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在促进就业、技术示范、品牌引领等方面的辐射带动作用,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就业带动与农民增收效果显著。通过支持龙头企业扩大生产规模、建设原料基地、发展精深加工等途径,有效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益海(广汉)粮油作为农业产业化省级重点龙头企业,通过订单合作模式与农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立紧密利益联结机制;与广汉市农业农村局、高坪镇政府签订三方协议,共建7500余亩鲤鱼牌菜籽油原料基地,显著带动本地就业和农民增收。锦花米业构建“公司+基地+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近年来带动基地稻谷种植1.4万余亩,惠及农户1万余户,助农增收3000余万元。龙头企业已成为吸纳农村劳动力、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力量。
示范引领作用不断凸显。广汉鼓励龙头企业在技术创新、品牌建设、绿色发展等方面先行先试,通过典型带动推动农业产业整体提升。四川吉隆达生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拥有数十项国家专利。其中“微量元素减量增效技术”被科技厅鉴定为国际领先水平,“高堆密度和高比表面积的饲料用氧化锌制备方法及产业化应用”被鉴定为国内领先水平,成为农业科技创新的重要标杆;益海(广汉)粮油生产的“外婆乡小榨菜籽油连续4届成为世界川菜大会烹饪大赛指定用油,品牌影响力持续提升;张兵兵生物科技凭借风味还原技术和心型设计引领火锅牛油行业创新。这些企业的成功实践为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广汉农业龙头企业的蓬勃发展,不仅为区域经济注入强劲动力,更以火锅、粮油等全产业链发展模式,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宝贵经验。下一步,广汉将继续深化产业协作、完善政策体系、加强服务保障,加大火锅产业人才培育与引进力度,推动中国火锅文化走向世界,持续释放农业产业化的“广汉优势”,为乡村振兴和农业现代化作出更大贡献。(杨江南、左弟晶、张明)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民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