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值杂交水稻制种关键时节。走进钟山县回龙镇东寨村370亩小块变大块高标准农田杂交水稻制种产业基地,连片的稻田如同被大自然精心编织的绿色绒毯,铺满了一望无际的田间。微风拂过,稻穗轻轻摇曳,泛起层层绿波,清新的稻香扑面而来,让人心旷神怡。
田埂间,“赶花人”在一天中最热的时段,顶着烈日,挥汗如雨,在田间拉动着长长的绳索来回穿梭,将水稻雄性植株上的花“赶”到雌性植株上,如此循环往复,直到完成人工授粉,构成了一幅充满生机与希望的农耕画卷。
钟山县种子与种植业站农艺师唐和良告诉笔者,“赶花”是水稻制种过程中保障产量的核心环节,直接影响着种子的质量和数量。父本水稻大概开花时间是在10时至11时,“赶花人”要抢这个时间段进行拉绳操作,只为水稻制种田块有个好收成,种子粒粒生长饱满。
近年来,钟山县采用“党建+制种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引导农业企业和大户发展杂交水稻制种产业,在杂交水稻制种产业上持续发力,2019年钟山县获认定为自治区级杂交水稻种子生产基地(县)。2023年,钟山县出台《钟山县杂交水稻制种奖补办法》,对在钟山县城内制种企业和大户,按150元/亩、200元/亩、250元/亩三个层级给予奖补激励,共落实制种奖补667.12万元。2024-2025年对制种生产主体奖补每亩每造300元,2024年发放奖补资金1124.31万元,2025年预计可发放奖补资金1124.31万元。钟山县连续3年杂交水稻制种面积超过3万亩,其中2024年3.74万亩,平均亩产195公斤,每亩产值3700元,每亩利润1500元,制种户增加纯收入超过1900万元(比种水稻),小种子“育”出大产业,为国家种业振兴贡献“钟山力量”。
“我们合作社今年种了350多亩制种田,从育秧到收割都是按智慧农业技术规程管理,既辅助农业农村部门全面掌握水稻制种作物的种植情况动态,又可指导农户合理施肥、打药和灌溉,为农业现代化插上科技的翅膀。”钟山县回龙绿丰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蒋华意一边擦拭着额头的汗水,一边笑着说道,话语里满是对丰收的憧憬。
“赶花人”拉动长长绳索为母本稻花授粉
东寨村高标准农田水稻制种产业基地“赶花”
红花镇思勤江流域水稻制种产业基地“赶花”
回龙镇智慧农业为水稻制种插上科技的翅膀
县镇农业分管领导及农技人员田间地头指导提升“赶花”质量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民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