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动空间“魔方”,做好山水和土地文章,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聚焦解决发展中的空间矛盾问题。9月初,记者走进鹿寨县中渡镇,看这里如何通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项目,优化国土空间布局、服务乡村全面振兴。
在中渡镇,高标准农田整齐连片。
农田变良田
日前,在鹿寨县中渡镇长盛村,高标准农田里绿油油的水稻长势喜人,一条条机耕路纵横交错,一道道灌溉渠贯穿田间,群山环抱、稻田连绵的美景令人沉醉。2022年,鹿寨县中渡镇获批广西首个以项目整体打包获批政策性金融资金支持的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实施以来切实改变了乡村面貌。
机耕路连接着高标准农田。
长盛村党总支部副书记陶刚梅说:“通过召开村民会议、征集群众意见,针对高标准农田建设,我们村自去年开展水渠、水坝建设和修路工作。”陶刚梅介绍,目前,该村高标准农田已覆盖了16个自然屯的6500多亩水田,坑洼的土路变成了平坦的机耕路,沟渠、水坝结实耐用,农业生产条件得到了大幅改善。
“我们坚持以土地资源要素为牵引,统筹土地综合整治工程、乡村生态保护修复工程、乡村人居环境改善工程、乡村特色产业培育工程四大类项目,土地资源优化重组,建设高标准农田、实施土地开垦等,提升土地利用效率,为农业规模化经营奠定基础。”中渡镇镇长张忠信介绍。
目前,中渡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中的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施工正在全面推进。
村庄焕新颜
当天,来到中渡镇福龙村石龙屯,只见村舍错落有致,房前屋后绿树成荫,村道干净整洁。屯中心广场新建了崭新的篮球场,一旁还有健身器材区,广场中央新搭设的宽敞遮雨棚,下面陈设了石桌石凳。“这个遮雨棚是我们屯的‘多功能厅’。”一位村民笑着说:“平时大家在这里休闲娱乐,谁家有了红白喜事,就在这里摆宴席,不怕日晒雨淋了。”
福龙村原党总支部副书记廖庆仁告诉记者,这里原为上世纪50年代修建的一片晒谷场,时间久远、杂草丛生,也丧失了原来的功能。“现在好了,政府帮我们整治了环境,村子变漂亮了,住着也舒心。”廖庆仁对村里发生的变化很是欣喜。
在中渡镇福龙村石龙屯,新修的篮球场为村民提供休闲娱乐的地方。
“我们不是大拆大建,而是注重保留乡村风貌,挖掘文化特色,让农村既有‘面子’又有‘里子’。”张忠信表示,在整治过程中,充分了解村民意愿和实际生活需求。
中渡镇村落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涉及全镇15个村(社区),目前总体进度已达55%。鹿寨县国土空间整治中心副主任韦昌仁表示,中渡镇通过庭院环境提升、微菜园建设等,让农村焕发新颜。
乡村产业兴
土地综合整治不仅要改善环境,更要促进产业发展,带动农民增收致富。中渡镇依托本地资源禀赋,让乡村宜居宜游,并大力发展特色产业。
“通过乡村建设、村落整治,村容村貌有所提升,优化了人居环境、空间布局,推动农文旅产业链延伸,撬动了社会资本参与到民宿和农家乐等建设。”韦昌仁表示,大兆村、朝阳村、中渡古镇等地的秀美风光受到游客青睐,也对当地古建筑及遗址保护修复、留住乡愁起到了很大作用。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鹿寨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联合中渡镇政府,将闲置的中小学、企事业单位建设用地盘活利用,如今,原马安中学已建成米粉加工厂并在今年投产。
原马安中学所在地,如今已盘活建成米粉加工厂
厂区内,机器轰鸣,工人们正在忙碌地包装米粉。“我们厂每天能生产湿米粉2至3吨、干切粉1吨,产品不仅销往广西区内,还有广东、云南、福建、贵州等地。达产后,可年产各类米粉总计3000多吨。”广西腾汇食品厂销售经理熊智坚介绍,工厂解决了当地30多人的就业问题,其中大部分是附近村民。
除了米粉加工厂,中渡镇还规划建设仓储物流中心,九龙市场改造、水厂管网扩建、西眉街提升改造等乡村建设也在稳步推进,为乡村振兴注入持续动力。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民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