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首页 > 资讯动态 > 广西农业经理人领跑乡村振兴

广西农业经理人领跑乡村振兴

发布时间:2025-09-29 作者:佚名 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

  近日,由广西日报社记者袁琳、农家书屋记者谢青夏和广西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梁永伟共同采写的通讯作品《新农人 兴农人——广西农业经理人领跑乡村振兴》,在众多优秀作品中脱颖而出,荣获2025年广西新闻宣传奖新闻类(2023年度)一等奖(通讯作品一等奖全区仅4件)。这一殊荣,不仅是对作品本身质量的高度赞誉,更是对广西乡村振兴进程中人才力量崛起的有力见证。

时代背景:人才筑基,乡村振兴启新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让愿意留在乡村、建设家乡的人留得安心,让愿意上山下乡、回报乡村的人更有信心,激励各类人才在农村广阔天地大施所能、大展才华、大显身手,打造一支强大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近年来,自治区农业农村厅高度重视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建设:“十四五”期间,广西累计投入中央专项资金4.52亿元,自治区配套资金3000万元,累计培育高素质农民16.94万人次,其中经营管理型9.42万人次,专业生产型6.55万人次,技能服务型0.97万人次,培育覆盖全区各地,乡村人才培育工作落到实处,为乡村振兴助力赋能。在2023年全国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绩效考评中广西获评“优秀”等级,先后受邀在2023年和2024年全国农广校农民教育培训工作现场会作典型发言,在2021年度广西农牧渔业丰收奖评比中,高素质农民培育相关项目获评农业技术推广成果奖5项,农业技术推广合作奖2项。

  农业经理人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2019年4月正式发布的13个新职业之一,是指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农业经济合作组织中,从事农业生产组织、设备作业、技术支持、产品加工与销售等管理服务的人员。为培养领跑乡村振兴的新农人,2019年10月,与南宁师范大学联合共建广西农业经理人学院,成为全国首个农业经理人学院。至今,该学院举办21期(两年制)培训班,培养学员超4400人次,覆盖全区各地,涉及生产管理、营销推广、技术服务等多个领域,为学员们搭建起全面学习现代农业经营和管理理念的广阔平台。

  学员通过系统学习,从理论到实践,从课堂到田间,掌握了现代农业经营和管理理念。结业后,他们凭借所学,结合地域特色,大力发展优势产业,成为了当地产业发展的核心力量和领头雁,形成了一批如四野牧业、硕果农业等具有典型示范效应的农业企业,极大地推动农业经营向规范化、专业化转型,有效地带动农户增收致富,成为广西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建设农业强区的中坚力量。

  作品聚焦:专业引领,产业振兴展新貌

  作品成功描绘了广西农业经理人在乡村振兴道路上的奋斗足迹。作者深入基层,开展扎实细致的采访调研,以敏锐的洞察力和专业的笔触,全方位展现了农业经理人的重要作用。

  从甘蔗叶的综合利用,到肉牛养殖链的精心构建;从凤梨释迦的科学种植,到富硒小龙虾品牌的精心打造,作品以丰富详实的事实、精准无误的数据以及鲜活生动的案例,生动描绘了农业经理人们如何运用专业化、市场化的运营手段,推动乡村产业提质增效。他们补齐经营短板,拓展市场渠道,在市场浪潮中找准定位,为乡村产业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让我们看到了新时代“新农人”的智慧与担当。他们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农民,而是具备现代经营理念和管理能力的产业领头雁。他们以实际行动诠释着“兴农人”的深刻内涵,带动着整个产业蓬勃发展,成为乡村振兴的强大引擎。

  奖项意义:认可激励,宣传推动谱新篇

  本奖项由自治区党委宣传部组织评选,具有极高的权威性和公信力。它不仅是对新闻报道质量和社会影响力的高度认可,更是对作品所反映的深刻主题和积极意义的充分肯定。它向社会传递出一个强烈信号:农村实用人才是乡村振兴的宝贵财富,农业经理人作为其中的佼佼者,正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

  这一奖项将对广西农业经理人等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建设的宣传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它将激励更多媒体关注农村、聚焦人才,深入挖掘乡村振兴中的动人故事和先进经验,为广西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建设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吸引更多有志之士投身乡村建设,共同谱写乡村振兴的壮丽新篇。

  


原文链接:http://nynct.gxzf.gov.cn/xwdt/gxlb/gx/t26008185.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民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农民调研网 nmdy.org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
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