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速现代农业技术推广应用,提升农业生产机械化、智能化水平,9月22日下午,厦门市集美区农业农村和水利局在黄地村组织开展无人机技术推广示范活动。该局驻黄地村选调生林嘉豪筹划组织活动开展,农艺师张雪萍向在场农户宣传了农机购置补贴及报废更新补贴扶持政策,邀请市农业综合执法支队副支队长王洪铭至现场指导工作,黄地村40余名农业种植大户积极参与,到场观摩学习。
活动现场,无人机操作人员聚焦农业生产关键环节,进行了高效植保、飞行吊运等项目的作业演示。在技术人员的娴熟操控下,无人机在空中展现出卓越性能——飞行平稳,转向灵活,适应坡地。既可以快速将水溶肥和农药精准喷洒至目标区域,也可以跨越地形运输170斤重的生产物资。直观呈现出作业高效、节省人力的显著优势,让在场种植大户们眼前一亮。
演示过程中,技术人员同步开展讲解,内容涵盖无人机作业原理和优势,以及在不同作物种植、不同生产场景下的实际应用方法。针对种植大户们普遍关心的作业效率、成本节约、作业规模、适用作物类型等问题,技术人员逐一进行详细解答,现场互动氛围热烈,大家提问踊跃,学习热情高涨。据介绍,无人机喷洒作业效率是人工作业的10倍,可及时应对病虫害暴发情况;可节省农药和肥料30%,且避免农药对农户身体的伤害,更安全可靠;每亩作业服务成本仅为30-50元,远低于人工作业成本。可以说,农业无人机不仅是提升农业生产效率的“加速器”,更是降低生产成本的“节流阀”、保障农户健康的“守护者”。
此外,市、区两级工作人员还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向在场农户重点宣传解读了农机购置补贴与农机报废更新补贴两项惠农政策。通过清晰阐述政策的申报条件、具体补贴标准及完整办理流程,帮助农户全面了解政策红利,鼓励大家积极引进先进农机装备,优化生产工具配置,借助政策支持有效降低生产成本,进一步提升农业生产综合效益。
此次无人机推广示范活动采用“现场观摩 +技术讲解+政策宣传”的多元形式,让种植大户们亲身感受农业科技的独特魅力,深化了对智能农机装备的认知与理解,极大激发了农户应用新装备、新技术的积极性。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为黄地村农户节本增效提供新思路,也为集美区农业现代化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民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