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首页 > 资讯动态 > 关于公开征求《内蒙古自治区核心育种场动态管理办法》《内蒙古自治区保种场动态管理办法》意见的公告

关于公开征求《内蒙古自治区核心育种场动态管理办法》《内蒙古自治区保种场动态管理办法》意见的公告

发布时间:2025-09-23 作者:佚名 来源:内蒙古自治区农牧厅

  

  为深入实施好种业振兴行动,稳步推进我区畜禽种业高质量发展,进一步规范自治区畜禽核心育种场管理,根据《全国畜禽遗传改良计划(2021-2035年)》《畜禽遗传资源保种场保护区和基因库管理办法》,我厅制定了《内蒙古自治区核心育种场动态管理办法》《内蒙古自治区保种场动态管理办法》,现面向社会征求意见,如有意见请于10月7日前反馈我厅。

  联系人:曹丽丽

  电  话:0471-6651841

  邮  箱:nmgnmtzyc@163.com

   

  附件:1.内蒙古自治区核心育种场动态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

    2.内蒙古自治区保种场动态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

   

   

  内蒙古自治区农牧厅

  2025年9月19日

  

  

  附件1

   

  内蒙古自治区核心育种场动态管理办法

  (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深入实施好种业振兴行动,稳步推进我区畜禽种业高质量发展,进一步规范自治区畜禽核心育种场管理,根据《全国畜禽遗传改良计划(2021-2035年)》,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自治区核心育种场,是指开展我区种畜自主选育,由自治区农牧厅遴选确定公布的畜禽核心育种场。

  第三条  本办法适用于自治区核心育种场的监督管理。

   

  第二章  申报遴选

   

  第四条  申报自治区核心育种场,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一)基础条件

  1.取得《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达到与养殖畜种、养殖规模相符合的环保要求。

  2.区内注册并已正常经营满三年。具备较强的自主运行模式,具有较好的育种或扩繁工作基础,商业化育种模式基本建立。配备能满足需要的设施设备和信息化数据管理系统。

  3.设有育种团队,有与本场规模相适应的专职专业技术人员,有执业兽医师,与高等科研院校、技术推广部门有合作,技术力量较强。

  4.取得《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疫病防控能力强,连续2年以上无重要疫病临床病例。种群膘情、健康状况良好。

  5.符合《全国畜禽遗传改良计划实施管理办法》规定的动物重大或重要疫病控制要求。具有一年内省级以上动物防疫机构出具的检测报告。

  (二)种群要求

  1.生产经营的种畜应为《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品种名录》收录或通过农业农村部公告的品种、配套系。

  2.种群符合本品种特征,无遗传缺陷和损征,质量符合种用要求。

  3.核心群基础母畜单品种数量要求:

  肉牛地方品种不少于100头,引入品种不少于150头,培育品种不少于200头;

  奶牛:荷斯坦成母牛存栏500头以上,核心群成母牛200头以上;其他品种奶牛或乳肉兼用型奶牛成母牛存栏300头以上,核心群成母牛100头以上。荷斯坦牛全群泌乳牛305天平均产奶量9000kg以上。核心群平均305天产奶量10000kg以上。平均乳脂率不低于3.6%,平均乳蛋白率不低于3.1%。其他品种奶牛或乳肉兼用型奶牛全群平均产奶量高于其品种标准,核心群平均产奶量生产性能应高于(含)其品种标准20%以上。

  绵羊地方品种或培育品种不少于1200只,引进品种不少于800只;山羊地方品种或培育品种不少于800只。

  奶羊:核心群基础母羊单品种数量不少于600只。奶山羊全群年平均产奶量550公斤以上,核心群年平均产奶量650公斤以上;奶绵羊全群年平均产奶量280公斤以上,核心群年平均产奶量360公斤以上。

  马地方品种不少于100匹,引入品种不少于150匹,培育品种不少于200匹;

  生猪地方品种不少于300头,长白猪、大白猪不少于600头,杜洛克猪不少于300头,培育品种不少于600头。

  (三)技术要求

  1.有5年育种方案,目标明确,年度生产性能、繁殖性能指标具体。申报奶牛核心育种场需与种公牛站签订3年以上联合育种协议。

  2.已开展育种工作,有2年选育工作总结报告,内容包括执行种畜选育方案、生产性能测定及开展遗传评估情况,并有种畜推广、供种能力等相关分析。申报奶畜核心育种场有近2年审计报告,且专门披露育种投入情况。

  3.种畜生产制度健全,并严格执行,生产记录详实。有两年以上完整的配种、妊娠、产犊(羔、驹、仔)、产奶性能、群体流动和疫病防控记录,记录及时、清晰。

  4.有2年以上持续开展的种畜生产性能测定记录,年测定核心群个体应全覆盖。测定指标和记录完整且无间断。奶牛养殖场生产性能测定数据有效率不低于80%。

  测定内容:

  (1)肉牛:初生、断奶、6月龄、12月龄、18月龄、24月龄等阶段的体重、体尺(体高、十字部高、体斜长、胸围)、断奶日期、18月龄背膘厚、眼肌面积、繁殖数据(胎次、与配公牛号、妊娠结果、是否流产、产犊日期、产犊难易度、犊牛信息)等。

  (2)奶牛:初生、断奶、6月龄、12月龄、18月龄、24月龄等阶段的体重、体尺(体高、十字部高、体斜长、胸围)、断奶日期、总产奶量、305天产奶量、乳成分分析(乳脂率、乳蛋白率等)、体细胞数、繁殖数据(胎次、与配公牛号、妊娠结果、是否流产、产犊日期、产犊难易度、犊牛信息)等。建议开展淘汰信息,转舍明细,牛只健康数据,干奶信息,出生日期,系谱档案,配种信息(发情类型、配种日期、配种次数、公牛号、冻精号、与配公牛国别、冻精类型、配种员姓名、妊检日期、妊检方法、妊检结果)等。

  (3)羊:初生、断奶、6月龄体重,12月龄、18月龄、24月龄以上体尺体重,体型外貌鉴定、产羔率和断奶成活率,绒毛用羊还需测定绒毛产量、细度等。

  (4)奶羊:初生、断奶、6月龄、12月龄、18月龄、24月龄等阶段的体重、体尺(体高、十字部高、体斜长、胸围)、断奶日期、总产奶量、乳成分分析(乳脂率、乳蛋白率等)、体细胞数、繁殖数据(胎次、与配公羊号、妊娠结果、是否流产、产羔日期、产羔难易度)等。

  (5)马:6月龄、12月龄、2周岁、5周岁体尺,体型外貌鉴定、产驹率和断奶成活率等。

  (6)生猪:总产仔数、活产仔数、达100kg体重日龄、100kg体重背膘厚等。

  5.奶牛养殖场需持续开展品种登记,具备二代以上系谱,核心群具备三代及以上系谱,且系谱档案准确、完整;需开展头胎牛体型鉴定2年以上,并上报鉴定数据。奶羊核心育种场应建立相应的系谱档案。

  6.有生物安全防护和健康养殖相关规章制度,执行健康计划和疫病控制及净化计划,有完整的检疫、免疫记录、疾病诊断治疗、动物重大重要疫病净化记录。 

  7.有完善的病死畜无害化处理措施、引种和病畜隔离管理设施等。

  第五条  根据自治区农牧厅发布的遴选通知要求,申报单位自愿向旗(县、区)农牧部门报送申报材料。申报材料应包括《内蒙古自治区核心育种场遴选申请表》(附件1)及相关证明材料。

  申报单位应对申报材料真实性负责。

  第六条 旗(县、区)农牧部门把关上报盟市农牧部门,盟市农牧部门根据本办法对申报材料进行审核。符合条件的,正式行文报送自治区农牧厅。

  第七条  自治区农牧厅组织专家或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开展评审验收工作,对申报材料进行形式审查,形式审查通过后进行专业审查。专业审查采取集中会议审查的形式进行,需专家3-5名,决议通过专业审查。

   

  第三章  现场审核

   

  第八条  自治区农牧厅组织专家或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对通过专业审查的申报单位进行现场审核,重点核实申报单位实际情况与申请材料是否一致。

  第九条  现场审核专家组一般为3-5人。专家组现场审核时采取听取汇报、审阅资料、现场考察和随机复测相关报送数据等方式,按照《内蒙古自治区核心育种场现场审核表》(附件2)有关要求,逐条审核、打分,形成现场审核意见。

  第十条  现场审核要求:

  (一)申报单位应积极配合现场审核工作,按照现场审核表要求,准备相关材料和本场所有育种档案原件,并作汇报。现场审核时不能提供原件证明的,视同无此件。现场审核发现申报材料中有重大事项瞒报、误报的,现场审核工作立即终止。

  (二)现场抽查

  1.种群存栏检查

  核查种畜存栏数量。以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核心群种畜质量与遴选标准的符合性进行检查。

  2.测定情况检查

  对个体测定数量、生产性能测定记录、测定指标是否齐全合理等进行随机抽查。

  3.现场仪器、设施设备检查

  主要包括与生产性能测定、环保、健康养殖等有关的仪器、设施设备。重点检查测定通道,及电子秤、超声波测定仪等测定设施设备的数量、放置场所、工作稳定性等。

  4.系谱档案、记录检查

  主要包括系谱档案、生产性能测定记录、疫病防控记录、繁殖记录、工作记录等。

  (1)系谱档案、繁殖记录、工作记录等:对申报品种近3个世代的系谱档案和选种选配、配种记录、产犊(羔、驹、仔)记录、育种方案、育种总结、疫病净化、病死畜无害化处理等记录的完整性、规范性、及时性等进行检查。

  (2)生产性能测定记录:对自治区核心育种场测定数据和总结上报情况进行核对。从系谱记录中随机抽取不少于牛、马10头(匹),羊20只在群耳号,赴饲养场所核查其在群及其他与选育工作相关的情况,并据实测定和记录情况。

  (3)疫病防控记录:现场查看近一年内省级以上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出具的疫病检测报告和结果,检测样品种类、数量、方法及结果判定标准等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5.技术人员能力抽查

  通过现场提问、交流,关键育种技术实操考查等形式,对育种、技术服务岗位主要专业技术人员的任职能力等进行抽查。

  6.公布评审结果

  现场审核评分超过80分(含)的,通过现场审核。现场审核结束后,专家组现场公布审核分数。申报单位确认审核分数,加盖公章。

  第十一条  现场审核工作完成后,自治区农牧厅组织会议审议,对通过会议审议的公布通过遴选名单。

   

  第四章  核  验

   

  第十二条 自治区核心育种场实行动态管理,自治区农牧厅组织专家或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对核心育种场开展5年期满核验或发现异常核验工作。

  (一)期满核验

  自治区核心育种场资格有效期为5年。对满5年的由自治区农牧厅组织专家或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核验。

  有效期满继续从事核心育种场工作的,应于有效期满6个月前,主动向旗(县、区)农牧部门提出核验申请,经旗县把关,由盟市审核汇总后报自治区农牧厅。逾期不主动申请的,视作自动放弃资格。

  (二)异常核验

  自治区核心育种场应按照每年下达的工作任务,开展生产性能测定工作,及时上报测定数据、工作总结等。并做好疫病监测、净化工作,按年度报送自治区动物疫病防控机构出具的检疫报告。对发现异常或未按要求报送数据、总结的,由自治区农牧厅组织专家或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核验。

   第十三条 根据本办法第三章要求,对核心育种场组织现场核验、打分,总分达到80分(含)以上,现场核验通过;现场核验总分低于80分,现场核验不通过,并限期15日内整改,对完成整改的予以通过,未完成整改的直接取消资格。组织异常核验且现场核验总分低于80分的,直接取消资格。

  第十四条  自治区农牧厅根据现场核验评分、整改情况和日常工作开展情况,延续或取消自治区核心育种场资格。

   

  第五章 职责与权利

   

  第十五条  自治区核心育种场应履行以下职责:

  (一)制定并实施5年育种规划,明确育种目标和技术路线。按照相关技术规范的要求,开展系谱信息记录、品种登记、生产性能测定、体型外貌鉴定、种畜品种选育或良种扩繁等工作。目标、任务和生产性能指标要明确具体,详细分解年度指标。

  (二)保持核心群基础母畜单品种数量不低于遴选标准要求的规模。

  (三)开展育种的企业,要建立健全商业化育种体系,持续开展育种工作,不断提高种畜品种性能和品质水平,每年向社会推广一定数量的优良种畜,并提供推广数量、覆盖面。

  (四)开展重大动物疫病监测工作和主要垂直传播疫病净化工作,保持种群健康。

  (五)企业名称、性质、法人等信息一一对应。一旦发生变更,应逐级上报备案。备案应于变更实际发生后2个月内完成。

  (六)按照年度生产性能测定任务要求,做好测定工作,按时报送有关数据,并对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负责。每年12月10日前,向自治区农牧厅提交本年度工作总结与下一年度工作计划。主要内容包括:种畜群体结构与数量、生产性能测定、育种或繁育工作进展、疫病防控情况、推广利用等情况,以数据结果和分析为重点,做好遗传评估,同时总结存在的主要问题、成功经验和典型案例。

  第十六条  自治区农牧厅指定专业技术人员指导核心育种场开展生产性能测定等工作,对数据进行分析汇总上报。

  第十七条  自治区核心育种场拥有以下权利:

  (一)优先推荐国家级畜禽核心育种场。

  (二)优先获得种畜禽生产性能测定项目、现代种业提升工程项目等财政经费支持。

      (三)经授权可使用遗传改良计划有关“种畜档案卡”,用于种畜禽生产、销售和宣传推广。

  (四)优先获得遗传评估等专业指导,在自治区赛畜活动中优先展示推广。

  (五)优先参加企业扶优等相关技术培训和观摩学习。

   

  第六章  监督管理

   

  第十八条  自治区农牧业技术推广部门不定期对自治区核心育种场开展数据核查,发现问题的提出整改意见,并及时上报整改情况。

  第十九条  自治区农牧业技术推广部门工作人员应保障数据信息安全。未经批准不得公开发布相关数据信息,不得泄露企业信息、育种数据等重要资料。

  第二十条  自治区核心育种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取消其资格:

  (一)《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或《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被吊销或已失效的。

  (二)主体变更、场址变更、核心群群体发生重大变化的,经核验未通过的。

  (三)不履行本办法第十五条规定的。

  (四)发生国家规定一类动物疫病或规定不应发生的重大或重要动物疫病的。

  (五)发生重大安全事故的。

   

  第七章 附   则

   

  第二十一条  本办法由农牧厅负责解释。

  第二十二条  本办法自2025年10月xx日起施行,其中奶畜核心育种场自2026年1月起遴选工作开始施行。

   


原文链接:http://nmt.nmg.gov.cn/gk/zfxxgk/fdzdgknr/xztz/202509/t20250919_2792934.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民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农民调研网 nmdy.org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
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