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驻村工作队帮我们理清了地界,不然我和老苏这几十年的邻居情就真断了!” 近日,夏石镇板任村板盎屯村民农某紧握着驻村队员的手说道。在驻村工作队的调解下,这起农某与苏某僵持 2 年的土地界线纠纷圆满解决,双方当场签订确认协议,重归于好。
农某与苏某是老邻居,位于“百卡”(地名)承包地相邻。1995 年第二轮土地承包时台账记录简略,加之近年雨水冲刷导致地界标志物模糊,去年春耕时,农某以 “祖辈老地界”为由,与持承包证主张权属的苏某爆发争执,双方情绪非常激动,多次争执险些动手,村屯干部两次现场调解均无果。
“土地纠纷关乎耕种与和睦!”板任村驻村队员得知后,迅速联合村干、边境派出所组建调解小组,直奔现场“查源头”:翻阅二轮承包原始台账、地块分布图,以留存的老枫树桩为界标,用卷尺沿旧田埂重新丈量。但农某夫妇坚持界线需向苏某一侧偏移,苏某寸步不让,调解再度陷入僵局。
情急之下,驻村队员随即转用“情理结合”方式劝导:“多年邻居互帮互助,怎能因几十公分地伤了感情?”同时援引村内 “互谅互让”调解案例引导换位思考。驻村第一书记黄凤生见双方情绪缓和,提议“以枫树桩为中界,双方各退让空出50公分”,苏某和农某思索片刻后均表示同意,农某为表诚意当即砍掉了在界线内农某种的桉树,随即双方共同约定打桩固界。驻村队员现场拟定调解协议书,双方签字按手印,握手言和。
此次调解是板任村驻村队员化解矛盾纠纷工作的缩影。今年以来,该工作队已成功调处土地、灌溉等涉农纠纷 8 起,成功率 100%。下一步,驻村工作队将联合村“两委”干部全面排查承包地界、完善台账、补设标识,并通过 “田间讲法”“夜校普法” 减少纠纷,为乡村振兴筑牢和谐根基。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民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