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首页 > 各地动态 > 关于对政协内蒙古自治区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第0823号提案的答复

关于对政协内蒙古自治区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第0823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时间:2025-09-16 作者:佚名 来源:内蒙古自治区农牧厅

  

  

  龚志强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建立饲草储备体系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感谢您对我区饲草产业发展的关心和支持。

  内蒙古是草食畜牧业大区,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草产业发展,近年来农牧厅、林草局、财政厅、自然资源厅等部门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有力的推进草产业高质量发展。2024年全区饲草产量超过7800万吨,草产业链产值产突破900亿元,为草食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我区草原面积广阔,天然草原跨度大,自东向西分布有草甸草原、典型草原、荒漠草原等多种生态类型,草牧场生产能力多样性特点十分突出,中西部牧区常年需要由周边农区和东部牧区调入饲草,特别是“十四五”初期牛羊养殖市场行情好,牧民养殖积极性高涨,养殖规模持续扩张,外购饲草需求进一步加大。2023年、2024年受夏季旱情等因素影响,锡林郭勒盟等牧区草价快速上涨,当地通过及时组织调运,通过“政府牵头、企业运作”的方式有效保障了应急饲草供应。

  一、关于制定饲草储备制度。目前国家仅对粮食、食用油等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农产品建立了储备制度,并实行《国家储备中长期发展规划》目录管理,饲草尚不具备纳入国家储备政策范围的条件。自治区将应急饲草储备作为保障饲草有效供给的一项重要抓手,2023年农牧厅、林草局印发《内蒙古推进饲草饲料产业高质量发展方案》,明确提出“大力培育饲草社会化服务组织,统筹建设饲草储运销体系”,指导盟市、旗县按照“企业承储、政府补助、市场运作”的原则加强应急饲草储备机制建设。2024年,锡林郭勒盟出台专项政策,对储备量达到标准的主体,按饲草料应急集中储备每吨50元予以补贴。

  二、关于完善饲草储备仓储设施建设。目前,全区基本建成以农牧户户储为主,乡镇苏木、嘎查村大中型饲草储备库为辅,旗县应急饲草储备库为补充的饲草储备体系。54个牧区、半农半牧区旗县建成大中型饲草储备库672个,饲草储备能力142.6万吨;户储饲草库28.9万个,饲草储备能力1598.4万吨。按照“企业承储、政府补助、市场运作、自负盈亏”的原则,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应急饲草储备、调运体系。

  三、关于鼓励技术创新和龙头企业加快发展。自治区林草局、财政厅、农牧厅三部门联合出台《推进草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清单》,明确对相对集中连片标准化种植200亩以上的羊草人工种植每亩补贴1000元、300亩以上燕麦每亩补贴100元、500亩以上苜蓿每亩补贴1000元,2023年以来年均财政投入2亿元以上支持龙头企业发展人工饲草种植。投入3.83亿元支持国家草业技术创新中心创建,采用“揭榜挂帅”方式实施草种业科技创新工程,支持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加强饲草产业关键技术和装备的研发创新。2025年自治区农牧厅、林草局、自然资源厅联合印发《关于推动人工种草和草种繁育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对依法利用退化沙化天然牧草地、合理利用林地、有效利用沙地和盐碱地、规范利用耕地以及全面利用其他土地资源等6个方面发展人工种草在用地方面给予支持,拓宽企业饲草生产空发展间。

  下一步,我厅将与林草局、农发行、财政厅等部门加强调研,深入研究进一步完善现有饲草储备体系的政策举措,积极争取国家发改委等部门支持,不断提高饲草料供给保障水平。

  

  

  内蒙古自治区农牧厅

  2025年8月19日

  


原文链接:http://nmt.nmg.gov.cn/gk/zfxxgk/fdzdgknr/rdjy/202508/t20250820_2776947.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民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农民调研网 nmdy.org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
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