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好以纹枯病为主的水稻病虫害防治
当前晚稻多处于幼穗分化期,抗性弱,近期晴雨交替,高温高湿,利于水稻病虫发生蔓延,特别是水稻纹枯病已进入流行期,需做好防治工作。
一、病虫发生情况
1.水稻纹枯病:9月11日观测区系统调查,病丛率最高24%,平均17%;病株率最高13.3%,平均9.65%。9月8~14日面上普查,病丛率最高28%,一般病丛率为8~19%;病株率最高17%,平均8.6%。近期晴雨交替,气温高,有利水稻纹枯病发展蔓延。预计晚稻纹枯病中等偏重发生,发生面积9.6万亩,流行时段为9月/中~9月/下。
2.稻飞虱:据灯下监测,9月3-10日有一小高峰,共诱成虫2866头,其中褐飞虱2135头,占74.50%;峰日为9月5日,当天诱成虫786头,其中褐飞虱591头,占75.20%。9月11日系统调查,成、若虫密度高的为2425头/百丛,平均1290头/百丛,以高龄若虫为主。结合历年稻飞虱回迁规律,预计9月中、下旬将有虫源陆续回迁,与本地虫源叠加,加大虫口密度;同时晚稻正处于幼穗分化,营养丰富,利于稻飞虱繁殖。预计第六代稻飞虱中等局部偏重发生,发生面积6.5万亩,低龄若虫高峰期为9月18~25日。
3.二化螟:灯下监测,二化螟成虫不断,9月5日后逐渐增多,9月5-10日共诱成虫35头。根据剥查第三代二化螟发育进度,二化螟成虫还将持续羽化。预计第四代二化螟低龄幼虫盛发期为9月18~27日,发生程度2(4)级,发生面积2.5万亩。
4.稻纵卷叶螟:据我站系统赶蛾,9月11日出现成虫峰,成虫高的为1340头/亩,平均为1029头/亩。灯诱监测,虫源较少,9月6日开始增多,9月1-10只诱得39头。面上普查,稻纵卷叶螟成虫一般为355-665头/亩。结合历年稻纵卷叶螟回迁规律分析,9月中旬将有虫源陆续回迁,与本地虫源叠加。预计第六代稻纵卷叶螟中等发生,发生面积5.3万亩,低龄幼虫高峰期9月17~24日。
5.稻瘟病:9月11日系统调查,病株率高的为1.82%,平均为0.67%;病叶率高的为0.61%,平均0.22%;病情指数高的为0.12,平均为0.04。面上普查,零星发生。近期晴雨交替,高温高湿,利于稻瘟病发生,预计轻发生,发生面积1.0万亩左右。老病区种植感病品种的要加强检查,发现发病中心及时用药防治。
二、防治意见
1.防治纹枯病:可选用32%噻呋·氟环唑悬浮剂1500倍液,或30%苯甲·丙环唑悬浮剂1500倍液,或17%四氟·嘧菌酯悬浮剂1500倍液,或24%噻呋酰胺悬浮剂1500倍液,或325克/升苯甲·嘧菌酯悬浮剂(阿米妙收)1500倍液等喷雾防治。喷施药液要足,每亩 60-75公斤,病情严重的间隔5-7天再喷施一次。
2.防治稻飞虱:可选用80%烯啶·吡蚜酮水分散粒剂3000倍液,或22螺虫·噻虫啉悬浮剂(稳特)1500倍液,或20%三氟苯嘧啶水分散粒剂(锐朵)4000倍液等喷雾防治。
3.防治二化螟:可选用34%乙多·甲氧虫悬浮剂1500倍液,或10%溴氰虫酰胺可分散油悬浮剂(倍内威)1000倍液,或11.6%甲维·氯虫苯悬浮剂1500倍液等喷雾防治。
4.防治稻纵卷叶螟:可选用34%乙多·甲氧虫悬浮剂1500倍液,或200克/升四唑虫酰胺悬浮剂(国腾)1500倍液,或20%氯虫苯·茚虫威悬浮剂1500倍液,或25%甲氧·茚虫威悬浮剂1000倍液等喷雾防治。
5.防治稻瘟病:可选用75%三环唑粉剂1000倍液,或6%春雷霉素水剂600倍液,或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1500倍液,或稻瘟酰胺悬浮剂800倍液等雾防治。发现发病中心及时用药,预防穗颈瘟则采取水稻大胎“先破口先用药,后破口后用药”原则。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民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