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首页 > 资讯动态 > 近亩产770.5公斤!——浦城绿色种植再生稻头季测产数据喜人

近亩产770.5公斤!——浦城绿色种植再生稻头季测产数据喜人

发布时间:2025-09-12 作者:佚名 来源:福建省农业农村厅

  “平均干谷亩产达770.5公斤,达到超高产水平!”8月10日上午,浦城县临江镇水西村万鑫家庭农场高产高效栽培示范片的稻田边,中国农业大学国家农业绿色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申建波揭晓了该田块再生稻头季测产数据。

  为精准测量数据,由全国各地农业专家组成的测产组从示范片中随机选取三块标准田,遵循“现场收割、测量面积、去杂称重、测定水分、计算产量”的标准化流程,用严谨操作确保数据真实可靠。其中一号田干谷亩产827.04公斤,二号田752.72公斤,三号田731.74公斤,平均亩产达到770.5公斤。这样的成绩,让再生稻亩产“超吨粮”的目标触手可及。

  再生稻作为我国南方特有的耕作制度,距今已有1700余年历史,其“一种两收”的独特优势,能在不增加耕地的情况下有效提升粮食产量,完美适配南方“一季有余,两季不足”的光热条件,更难得的是,再生季无需重新播种、育秧、插秧、土地翻耕,节省近50%生产成本,肥料用量仅为头季的二分之一至三分之二,真正做到了省时省力、节水节肥、增产增效。

  今年的高产数据,让万鑫家庭农场负责人、种粮大户马芳华种植再生稻的底气更足,“以前这土硬得能弹起来,种啥啥不行,现在单季轻松超700公斤,再生季几乎纯盈利。按目前数据测算,再生稻头季就比往年每亩多收数十公斤,我这3000多亩地算下来,实打实能增收七八十万元,加上再生季的收入,收入就更可观。”

  近年来,浦城县作为“福建粮仓”,将再生稻作为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抓手,通过选育良种、建设良田、培育良技、推广良法、引进良机,创新机制、强化保障,多维度发力推动再生稻产业实现统筹发展、集智攻关与潜力释放,最终收获了产量与效益的双重提升。2024年,全县粮食种植面积47.78万亩、产量21.2万吨,其中,再生稻种植面积8.5万亩,示范片两季亩产高达1382.7公斤,浦城的耕地面积、粮食综合考评等十项涉田指标均连续4年位居全省首位。

  据了解,今年浦城粮食种植面积将稳定在47.88万亩,其中再生稻种植规模达10万亩。“从目前头季收成和再生稻长势来看,浦城完全有把握超额完成全年粮食生产任务,让‘福建粮仓’的招牌更亮更实。”县农业农村局局长孙杰对此满怀信心。


原文链接:http://nynct.fujian.gov.cn/xxgk/gzdt/qsnyxxlb/np/202508/t20250811_6989605.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民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农民调研网 nmdy.org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
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