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农业领域信用建设,内江市探索建立农产品生产主体质量安全“重点监控名单”和“黑名单”制度,抓实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保障全市人民“舌尖上的安全”。
深化组织领导,调高责任标线。成立市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关于建立内江市农产品生产主体质量安全“重点监控名单”和“黑名单”制度的通知》。明确农兽药残留超标等“重点监控名单”列入标准6项、伪造或冒绿色食品等“黑名单”列入标准6项。
强化信息应用,筑牢风险防线。全力推行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明确农产品生产主体主动承诺禁用农兽药和非法添加物、保证常规农兽药残留不超标等承诺事项,并纳入日常巡查抽检和监测范围。严把履约践诺关,建立合格证主体名录库,落实合格证市场准入查验制度,并将查验结果关联合格证主体信息。全市合格证主体名录库累计纳入信用主体2400余家,年均开具合格证100万余张,带证上市农产品70万余吨。
完善监管体系,架好监管高线。健全市、县、镇、村四级农产品质量网格化信用监管体系。由农业综合服务中心设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网格78个,在1146个村(社区)配备村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协管员,定期更新归集生产主体、经营主体等信用数据,建立农资和农产品生产经管主体信用档案2000余份,基本实现全市农产品信用信息追溯管理全覆盖。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民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