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首页 > 各地动态 > 南充市改革强基 激发农业发展活力

南充市改革强基 激发农业发展活力

发布时间:2025-02-06 作者:佚名 来源:四川省农业农村厅

  农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是“饭碗必须牢牢端在自己手里”的根本保障。2024年,南充农业发展锚定“两确保、三提升、两强化”目标任务,践行市委“1558”工作思路,扎实推进十大攻坚行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十个“首次”彰显改革发展活力,四个“第一”展现农业显著成绩。

  一、夯根基 农业产业体系更加健全

  2024年,南充农业以三个“狠抓”优环境强治理,建设和美乡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狠抓农业生态环保,做好迎接中央第三轮环保督察工作,常态化开展“十年禁渔”,深入实施化肥农药减量化行动,持续做好“一控两减三利用”,全面推进第三次土壤普查工作,农膜回收利用率稳定在87.27%以上,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91.27%。狠抓人居环境整治,统筹协调推进改厕、污水、垃圾、农业面源污染和村容村貌提升五大行动,扎实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建设,规划培育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示范带,截至目前,全市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94%,农村生活污水有效治理率达73.55%,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行政村覆盖率达99%,推动建设162个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狠抓乡村治理,持续推进“积分制、清单制+数字化”智慧乡村治理试点建设,积极推广“川善治”乡村治理平台,常态化开展农村移风易俗宣传教育,保护发展优秀传统农耕文化,着力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2024年,南充农业以三个“持续”抓衔接、夯基础,筑牢发展根基。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持续抓好监测帮扶,稳定消除5535户15159人返贫致贫风险,多措并举促进脱贫群众增收,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完成四川南充—浙江温州、台州东西部协作互访活动,全年共争取到位东部财政帮扶资金1.56亿元、完成协作项目53个;引导东部优质企业来南投资36个,援建帮扶车间70个,实际到位投资目标30.7亿元;新增农村劳动力到浙江省就业3360人,帮助销售南充特色农产品4.54亿元。全市蚕桑特色产业提升、汽车汽配集群打造、“好充食”消费帮扶品牌建设成功入选全省东西部协作“四项行动”典型案例。持续推进农田水利建设,以“三网配套”为基础,以“三力提升”为目标,南充大力实施宜机化改造,严把项目招标关、施工关、监督关,全年新建(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45万亩,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495万亩,西充县创建全省第二批整县级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试点县;实施农机装备提升三年行动,加大适宜农机具推广应用力度,全年争取中央、省级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4948万元,农机总动力增加12.67万千瓦。争取省级财政机电提灌站项目资金1740万元,居全省第一。持续推进“科技到田”,发挥粮油、畜牧、经作等7个乡村振兴人才分联盟作用,实行市级巡回、县级包片、乡镇蹲点,全市202个专家服务团、1300余名专家与947个产业主体“结对子”,推广粮油种植、农机作业等先进实用技术71项,解决产业发展难题825个。

  2024年,南充农业以三个“壮大”不断加强有机促融合,健全产业体系。壮大有机产业,按照“扩面、提质、拓市场”思路,积极建标准、探机制,形成有机粮油、有机水果、有机蔬菜、有机水产、有机蚕桑五大有机产业,全市创建有机基地38万亩、认证面积24万亩。壮大农业加工产业,持续推动“1+8”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园建设,狠抓双塔粉丝万吨有机粉丝生产基地等在建加工项目实施,争取果蔬、粮食、肉制品等产业7个省级农产品加工项目落地;招引现代农业、农产品精深加工、农文旅融合等项目34个,协议总投资63.42亿元。壮大文旅品牌效应,深挖“土特产”潜力,严格落实追溯“四挂钩”制度,构建“好充食+企业品牌+农产品品牌”矩阵,2024年,“好充食”加盟企业达350家、产品1200余个,西部首个以农产品销售为主的抖音直播落户南充。

  二、推进改革 农业发展活力不断释放

  干部队伍建设是释放改革发展活力的根本保障。这一年,南充农业队伍建设始终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坚持学思想、学政策、学法律“会前三学”,落实好“第一议题”制度,开展集中纪律教育活动,始终坚持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的正确方向。强化党建引领,坚持抓班子带队伍管好自己,集中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及时移送农村集体“三资”和高标准农田建设问题线索,强力整改巡视巡察和审计发现并反馈问题、开展优秀共产党员、首届全市“十佳最美农业人”等评先评优活动,推进行业风清气正。切实改进作风,高效完成局机关大楼搬迁,历史性实现8个办公点集中办公,制定《进一步改进机关作风规范机关运行十八条措施》《机关公务员实绩量化管理办法》《关于进一步提升党组会质效的通知》《关于建立“六个一”工作机制的通知》,不定期通报“最不整洁科室、最不节约科室、最不守纪科室”,畅通信访举报渠道,主动接受群众监督,强化为人民服务宗旨意识。南充市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站被省委、省政府评为“全省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为南充市级机关唯一。

  2024年,南充农业不断推进改革保增收,释放产业发展动力活力。切实管好“两块地”,建立健全土地流转管理台账、农村宅基地审批管理台账,在蓬安县开展国家级土地承包延包试点,全市承包地流转面积稳定在225万亩,2024年以来,共审批宅基地10762宗,面积达3103.9亩。扎实推进社会化服务,全面构建县、乡、村三级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成县级服务中心9个、乡(镇)服务站228个、村级协办员2667个。不断壮大集体经济,按照“五个一”标准,全面规范2714个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的运行管理,推行家庭农场“一码通”赋码和“随手记”记账软件,开展农民合作社“七有”建设行动,加快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

  三、促发展 农业经济效益持续提升

  2024年,南充持续抓生产提质效,推进稳产保供。粮食再获丰收,坚决扛起粮食安全“国之大者”政治责任,完成50万亩粮食安全产业带建设,总面积达280万亩,开展粮单油产提升行动,南部县伏虎小麦千亩示范片最高亩产达615.93公斤、较2023年全市最高亩产增长19.47%,较统计产量增长101.75%,突破川东北小麦单产历史记录。预计2024年粮食播面859.1万亩、产量323万吨,分别居全省第一,第二。生猪稳产保供,落实生猪保供稳价七条措施,做好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预计全年出栏生猪580万头,居全省第一。成功创建全省唯一生猪产业集群(南广生猪产业集群)。经作提质增效,践行大农业观、大食物观,以开展农业特色优质发展行动为契机,推进“一区两地三乡”建设,狠抓蔬菜基地建设,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帮扶司和中国乡村振兴发展中心赴南充调研智慧农业、“四个一批”帮扶产业发展,扎实推动现代粮油、生猪、蚕桑和晚熟柑橘四大百亿产业集群,以发展水产健康养殖推动牛羊兔、禽蛋奶等非猪产业高质量发展,优势特色产业持续提档升级、提质增效。四川川中北蚕桑产业集群成功创建国家优势特色产业集群;营山县骆市镇成功创建2024年国家农业产业强镇;四川花好月圆农牧业有限公司成功获评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全市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3家。

  2024年,南充持续防风险守底线,维护安定稳定。抓实农业行业安全,紧盯有限空间、畜禽养殖、农能沼气、农机生产、农业在建工程等重点领域,抓好农业行业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全市农业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抓好矛盾纠纷调解,健全农业农村矛盾纠纷调处机制,加强投诉举报受理,完善应急预案,及时公正调处农业农村矛盾纠纷和信访问题。抓细行政执法,聚焦长江10年禁渔、粮食安全、农业投入品安全、畜禽调运等领域,组织开展农资打假、“绿剑”护农安、护渔百日联合执法等专项执法行动,2024年全市共查处一般程序违法案件302件,罚没62万元。持续优化农业营商环境,建立柔性执法机制,制定农业行政执法免于处罚、不予处罚、减轻和从轻处罚清单,全年办理不予和免于处罚案件12件,办理减轻或从轻处罚案件45件。


原文链接:http://nynct.sc.gov.cn/nynct/c100632/2025/1/13/347f2977e1964143bda3f42ab61acdea.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民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农民调研网 nmdy.org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
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