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扩大产业规模。引进四川巨星、浙江味德丰等企业,投入企业资金35亿元与村集体公司共建种养基地、加工车间等项目43个。引导炒青集团、宇桂农业等本土企业,投资入股村集体公司,联建发展茶叶、茵红李等特色产业36个。
2.补齐技术短板。围绕生产、销售等人才需求,联合浙江大学等高校共建实训基地6个,培育村集体公司专业人才335名。整合科技特派员等力量组建技术服务团,通过开展项目攻关和技术指导,帮助解决产业规模化程度较低、农技水平不高等问题。
3.推动长效发展。建立企业十村集体十合作社十农户”四方利益链接机制,鼓励专合社、农户以资金、劳动力等方式入股村企合作项目,实行股权量化、保底分红提高农户收入。将村集体经济收益情况纳入绩效考评,鲜明奖惩导向,激发工作动力。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民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