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首页 > 资讯动态 > 隆德县“34452”工作模式助力高素质农民培育提质增效

隆德县“34452”工作模式助力高素质农民培育提质增效

发布时间:2024-05-21 作者:佚名 来源:宁夏回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

  近年来,隆德县农业农村局围绕乡村振兴中心任务,认真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育项目,创新推广“34452”工作模式,加快培养一批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农民人才队伍,2020-2023年累计培育高素质农民1460人,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人才支撑,

  一是夯实“三个基础”,提升培育支撑力。建立县农广校为主体,县农技推广站、农民田间学校、实用人才基地共同参与的“一主多元”教培体系。在培训基地上,进一步完善16家农村实用人才基地、农民田间学校的基础条件,优先作为观摩实训基地,促进培训向产业园区、基地和生产一线下沉。在师资队伍上,吸纳区内外涉农大专院校、党校系统教师、科研院所专家和本县乡土人才加入农民培训师资队伍,确保教有所成、学有所获。

  二是突出“四个精准”,提高培育针对性。紧扣粮油、肉牛、蔬菜、中药材、马铃薯等县域特色产业,深入乡村、园区、基地开展培训需求调研,精准确定培训专业。根据专业将有明确培训需求的对象优先纳入培训计划,依据需求确定培训学员乡镇分布和目标人群,精准遴选培训学员。以素质、技能双提升为目标,建立模块化课程体系,科学制定培训班计划,精准设置培训课程。适应农民学习特点,精准确定培训方式,紧扣农时季节设计现场学习和生产实践实训教学环节,针对性培养农民经营管理和开拓市场能力。

  三是聚焦“四型人才”,力求培育多元化。不断拓展培育类型和范围,以返乡创业青年、回乡创业大中专生、退役军人为对象,培育“创新型”农村创业人才;以农业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经营主体带头人为对象,培育“带动型”产业引领人才;以种养加产业大户、农户为对象,培育“骨干型”产业发展人才;以农机作业、生产托管、农村电商、兽医服务、冷链物流等专业化社会化服务人员为对象,培育“服务型”技能人才。

  四是强化“五项创新”,确保培育规范化。创新线上培育方式,利用云上智农APP、“中国农村远程教育网”等线上教育平台开展学习,推送视频课程,提升培训成效。创新外出实训方式,遴选全国、全区农村实用人才基地(田间学校)进行观摩实训,开阔视野,学习先进经验。创新跟踪服务方式,开展“一对一”、“一对多”的后续跟踪指导服务,对学员提供持续性的生产经营指导、技术支持和信息服务。创新培育管理方式,实行“班主任+班长+小组长”的管理模式,确保培训管理有条不紊。创新联农带农方式,健全完善“龙头企业+合作社+实操基地+农户”“村集体经济组织+实操基地+农户”的引领带动模式,引导农民积极参与到企业、园区、基地生产和特色产业发展中去,提升学员自我发展能力。

  五是紧扣“两个目标”,力求培育成效最大化。紧扣高标准、高质量和学员满意度的目标,严格落实农业农村部《高素质农民培育规范》要求,确保项目规范有序,提升培育质效。紧扣高素质农民选育用和促就业促创业促增收一体化的目标,全面落实自治区党委和政府“谁培训,谁负责就业”要求,优先协调高素质农民到县内农业企业(园区)、合作社、家庭农场、村集体经济组织就业或自主创业,确保培育取得实效。


原文链接:http://nynct.nx.gov.cn/xwzx/qqnyxw/202405/t20240514_4539020.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民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农民调研网 nmdy.org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
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