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省培育办副主任吴彩鑫带领省高素质农民培育项目实地抽查第四组来咸阳市实地抽查2023年高素质农民培育项目工作开展情况,咸阳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南颐鹏一同抽查。
工作组一行先后深入旬邑县、永寿县、乾县农广校和部分高素质农民田间学校,采取查阅档案资料、现场询问、实地走访的形式对我市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育组织管理、资金落实、跟踪服务、群众满意度等方面进行了详细了解,市培育办副主任胡瑛围绕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情况,并结合全市金融支持高素质农民创新创业发展及农广校远程网络信息化建设等工作进行了详细汇报。
工作组一致认为:咸阳市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监管严、工作实、创新多、信息准。全年工作中还有几个亮点:一是咸阳市本年度农业农村部信息管理系统填报工作完整准确、零误差,各项数据指标走在全省前列。同时,结合实际,探索和创新出一套完整的信息管理模式,值得在全省信息管理工作中进行推广。二是农民田间学校建设标准高,实地抽查中看到的省、市、县级农民田间学校均能立足当地主导产业发展,突出以农民为中心的建校理念,并出色地完成了市县高素质农民培育实训工作。目前,咸阳市建设省级农民田间学校4所,市级农民田间学校50所,县级72所。所有农民田间学校竖牌管理、运行正常作用发挥明显。三是农广校体系办学优势明显,2023年咸阳市农广校体系承担高素质农民项目单位13所,2450人,占比98%。“一主多元”优势体现充分,在培育工作中形成了市、县两级农广校“上下联动。齐抓共管”,“同练内功、同提素质”的有利工作格局。
工作组要求,咸阳要进一步总结提炼信息工作模式,在下半年全省信息建设工作会议上将信息管理“咸阳模式”进行大会交流。同时,在今后的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中要坚持问题导向,发挥体系优势,进一步创新体制机制,统筹各方力量,打造好高素质农民人才队伍,推动咸阳农业农村全面振兴。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民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