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做好小麦赤霉病防治工作,为夏粮大面积单产提升保驾护航,扛牢粮食安全政治责任,南漳县立足三“早”抓小麦赤霉病防控。
一是工作早谋划。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利用2023年、2024年两年小麦“一喷三防”中央粮食安全保障资金320万元,早在今年年初就采购小麦“一喷三防”药剂29.3万亩,飞防服务4万亩;整合其他资金125万元,采购小麦赤霉病防治药剂8.3万亩,并于3月底前将37.6万亩防控药剂免费发放到小麦主产区种植农户,促使广大种植户提前储备赤霉病防控药剂。4月1日,县耕地质量与植物保护站发布了赤霉病发生趋势预报信息,县委农办下发《关于做好小麦赤霉病防控工作的通知》。各地根据小麦生育进度,相继提前召开了小麦赤霉病防控暨“一喷三防”现场会,全县于4月9日上午在清河区雷家巷社区召开由镇区农技部门负责人、植保员、种田大户参加的小麦赤霉病防控暨“一喷三防”现场会,对小麦赤霉病防控进行技术培训和工作再部署。
二是宣传早启动。从4月1日起,南漳融媒体每天在《云上南漳》《南漳政府网》《南漳发布》等不间断发布小麦赤霉病发生趋势分析和防治技术,相关微信群、抖音号、村村响广播等宣传工具,都集中宣传赤霉病防控技术,多形式营造小麦赤霉病防控氛围。同时,全县举办小麦赤霉病防控暨安全用药技术培训3场次,所有农技人员全部下沉一线,查小麦生育进度,走访农户宣传赤霉病防控技术,引导小麦种植户提前做好赤霉病防控准备。
三是措施早落实。为确保小麦赤霉病防控措施落实落细,县委农办组建了工作督办专班,在赤霉病防控关键窗口期,到各地巡回检查工作推进情况,看小麦“一喷三防”补贴物资是否发放到户,农技人员是否包村指导服务,各地赤霉病防控宣传氛围是否浓厚,倒逼各地赤霉病防控措施早落实。目前各地正在发动所有植保服务组织、新型经营主体,抢晴好天气对已进入扬花初期小麦田块进行喷药,预计4月15日前,全县51.6万亩小麦将全部进行一次赤霉病普防。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民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