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吹拂,万物复苏,又是一年春耕备耕的好时节。在兴宁区三塘镇同仁村苏村坡,村民们忙碌的身影在绿油油的菜地头随处可见,另一侧则是农耕机械“铁牛”在田间穿梭,沃土翻新,等待播种,一幅生机勃勃的春耕画卷正徐徐展开。
据了解,眼前占地面积约70亩的蔬菜种植基地是铭丰负责人王振宇夫妻两人辛苦经营20余年的成果。基地现有连栋大棚5亩,露地生产面积60亩,采用现代化农业科技,搭配水肥一体化设施,耕机、播种机等,节省了人力,缩短了耕作时间。常年聘请10~20名当地村民生产种植,增加了乡村就业岗位。
农场基地负责人陈新彩介绍:“目前基地主要种植有小白菜、菜心、芥菜、上海青等蔬菜品种,采用优质的山泉水灌溉,每年生产新鲜优质蔬菜约800吨,产值250万元以上,主要销往南宁市淡村市场。”在菜地田埂上,王振宇还用手机现场演示了远程操作多亩地分片区的浇水灌溉,省心省力,自动化控制调节喷洒量,实现均匀喷洒。
待到菜地绿油油时,村民们拿起手中的小刀将新鲜的菜心割下来装箱上车,销往市场、超市,上市的蔬菜品质优良、口感好、质量安全,深受广大消费者的欢迎。而留下来的老、次菜叶则喂养家畜,形成良好的生态循环体系。
在另一头的沃土上,王振宇开着“铁牛”将土地翻新,再用播种机将一粒粒种子埋在土里,等候发芽生长。苏村坡的春耕景象,是兴宁区农业现代化进程的一个缩影。通过机械化耕作和科学种养,村民们的生产生活水平也逐渐提高。
在春耕备耕方面,截至2月28日,兴宁区已储备水稻种子82吨,玉米种子25吨,化肥9800吨,农药141.1吨,农膜444.5吨,储备率超95%,春耕备耕物资保障充足。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民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