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武汉市新洲区2024年农村实用技能人才培训班在旧街熊畈村开班,武汉宜稞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50名当地农民参加培训。培训班邀请五位专家进行授课,采用理论加实操指导的培训模式,主要培训内容有绿色食品生产规范、绿色食品生产技术、虾稻共作生态模式、植保无人机使用、熊畈村乡村振兴规划。
在培训现场,熊畈村党支部书记熊建红介绍了一位下乡能人——周全。2017年,周全辞掉大学教师职位来到熊畈村,带领村民成立武汉宜稞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当时的熊畈村还是个贫困村,他从租民房、住窝棚干起,租赁水田搞起虾稻、蛙稻共作生态种养。历经几年摸爬滚打,现已建成稻虾共作、稻蛙共作、优质水稻种植的生态种养基地500余亩,注册有“宜稞”大米、“逸品乐”水产品二件商标。“宜稞”稻米荣获《品牌强国优选成员单位》,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证为绿色食品。
如今,周全对益生菌应用在种植和养殖中很有研究,虾稻、蛙稻生态种养能很好地修复土壤、调节水质,生产出优质生态稻米和水产品。宜稞合作社树立了一年示范、三年见效、五年增收的目标,力争通过五年的生态产业建设,实现集体增收、村民致富,助力乡村振兴。
2024年新年伊始,新洲区结合乡村振兴大力开展返乡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春潮行动”,依托区委组织部、区人社局联合推出的“十百千万”乡村振兴农村实用人才孵化工程,选择有条件的本地产业企业、农业合作社等为培训基地,针对务工人员和产业特点,聘请专家进行实用技能授课,把培训送进乡村、送进企业,已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1473人。
为持续推进返乡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春潮行动”,新洲区人社局创新工作举措,不断加大职业培训政策宣传力度。一是创新政策宣传方式,结合区文化系统春节期间在人民广场、问津书院等地组织开展的“百姓大舞台”文艺演出活动宣传就业培训政策,有效提升政策覆盖面和群众知晓度;二是组织工作人员开展“拜年送政策”活动,主动上门对各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宣传就业培训惠民政策和推广“零工驿站”就业服务微信小程序,引导群众网上报名参加职业培训;三是加强培训机构管理,提高职业培训能力,针对新洲区本地产业发展实际情况,鼓励支持职业培训机构重点建设农村实用技能、月嫂、家政服务、茶叶等实用性强的职业技能培训专业,聘请既具理论知识又具备实践操作能力的“双师型”行业专家能手走上讲台授课,切实提高职业技能培训的实用性、适应性、针对性,提升职业培训水平和质量。
附件:
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民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