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首页 > 资讯动态 > “国字号”现代农业产业园带动作用有多强

“国字号”现代农业产业园带动作用有多强

发布时间:2024-03-02 作者:佚名 来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业农村厅

  

  

  2月19日,工作人员在伊犁播立得农机制造有限公司生产车间调试组装完成的播种机。该公司生产的气吸式精量免耕播种机主要用于玉米、黄豆、高粱等多种颗粒农作物精量播种,产品畅销伊犁、塔城、阿勒泰等地。□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邹懿摄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魏永贵

  2月24日,墨玉县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墨玉县鸿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大棚内,第一茬西葫芦硕大的绿叶中点缀着朵朵黄花,一个个新鲜饱满的西葫芦在藤蔓间若隐若现。几位员工正在提筐采摘,棚内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2023年12月26日,农业农村部、财政部公布了2023年认定的44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名单,墨玉县现代农业产业园、霍城县现代农业产业园名列其中。至此,我区已成功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10个。

  自治区党委农村工作会议提出,突出抓好涉农产业集群建设,加快构建体现新疆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现代农业产业园是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载体,也是推进乡村振兴和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抓手。在带动当地农业产业化方面,“国字号”现代农业产业园具有重要作用。

  在墨玉县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有集种鸡繁育孵化、养殖屠宰、深加工、冷链运输于一体的白羽肉鸡全产业生产链条,有成体系成规模的果树蔬菜种植加工产业,有特色林果种植及精深加工企业。截至2023年12月底,墨玉县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已成功引进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44家、加工企业125家、合作社63家、家庭农场90家、产业大户3800余户,为墨玉县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了有力支撑。

  霍城县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成了薰衣草产业的种植与精深加工全产业链,并建成了集群管理平台、微服务架构支撑平台、数据库、运维平台等,实现薰衣草产业的科普、展览、交易、会议、商务、信息服务于一体,凸显了“国字号”现代农业产业园的科技创新能力和科技含量。

  “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要突出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自治区农业农村厅有关负责人表示,要锚定新疆在建设农业强国中的战略定位,高质量建设一批具有区域特色、规模较大、带动力强的现代农业产业园,让现代农业产业园在新疆建设成为全国优质农牧产品重要供给基地进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专家支招

  开门办园让农民受益

  “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要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同时要鼓励多方参与,并让农民受益。”新疆农科院农业经济与科技信息研究所副所长王晓伟认为,要倡导开门办园、“有边界,无围墙”,发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注重吸引多元主体参与产业园建设。坚持为农、惠农,带动农民发展生产和就业增收,让农民分享产业园发展成果。

  ——资金支持力度要加大。自治区财政多渠道筹集资金,对认定的自治区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给予资金补助。各地、县级财政也要加大对产业园建设的资金支持力度,鼓励统筹整合相关资金渠道,可以通过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政府购买服务、以奖代补、贷款贴息等方式,撬动更多金融和社会资本建设产业园。

  ——人才引进培养不可少。人是产业园建设的核心要素,要优化创业环境,完善科技人才参与产业园建设的激励机制,健全产业园吸引人才创新创业机制,采取科研成果参股、领办企业、兼职取酬、奖励分成等方式,吸引科研人才参与产业园建设。在政策扶持方面,要落实好信贷、保险、用地等扶持政策,创建农村创新创业和孵化实训基地,吸引各方人才投资创业和入园兴业。

  ——不断优化营商软硬件。加强产业园水、电、路、讯、网络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有条件的地方要达到“九通一平”。完善产业园招商引资政策,充分调动多企业、多主体建设产业园的积极性,引导工商资本到产业园投资农业科技服务、高端农产品精深加工、区域性农产品流通、品牌营销等行业。深化“放管服”改革,清理规范不合理政策限制,提升产业园管理服务水平。

  

  


原文链接:http://nynct.xinjiang.gov.cn/xjnynct/c113576/202402/2ea86351afe846089e0f05560c58ed15.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民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农民调研网 nmdy.org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
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