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是个持续增温但又时常受寒潮影响而降温的季节,也是水产动物增强体质、预防疾病,提高成活率和品质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要抓好水产养殖生产管理工作,以确保全年水产品安全有效供给。
一、苗、种生产方面
1.苗种放养:放养前,做好池塘清整、消毒、暴晒、注水、过滤除杂、以及肥水等工作,在水温适宜时进行放养,苗种要数量充足、规格大小合适、体质健壮、无病无伤,符合养殖要求,且控制放苗密度,避免因密度过高引发疾病。
2.亲本培育:着重加强营养的补充,投喂适宜养殖品种繁育需求的饲料,适当添加维生素类饲料添加剂。注意预防饲料霉变,开封的饲料及时用完,未用完的密封保存。
3.苗种繁育:春季常见时冷时热,温度的变化直接影响到鱼卵的孵化率和疾病的发生,注意保温。根据天气预报规划养殖生产,适时开展鱼苗繁育。鱼苗孵化时用水要经过过滤或消毒,避免引入疫病病原。
二、养殖管理方面
1.水质调控:春季水温处于相对较低阶段,为让阳光更好照射以使水温尽快上升,初始水位不应过高,一般苗种放养时水位在80-100厘米,然后逐步加注新水,每次加新水约10厘米,直至1.5-2米水深为止,且最好选择有阳光时加水,并在晴天中午适时开启增氧机,增加水中溶氧和散发水中有毒有害气体。适当施用生物肥料,使浮游生物保持适当的密度和旺盛的生理状态,供鱼食用,使浮游植物吸收水中过多的营养盐,并通过光合作用增加水中含氧量。
2.饲养管理:由于越冬期间大多数鱼类没有投喂,养殖鱼类的体质较差,温度合适时及时启动投喂并逐渐增加投喂量。选择优质人工配合饲料,观察鱼类摄食情况,根据天气条件、水质、养殖阶段和健康状况,及时调整每天饲料投喂量。同时,可适当投喂具有提高免疫功能的饲料,并适当提高投喂频率。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民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