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首页 > 资讯动态 > 我市粮食生产能力实现持续提升的“秘诀”

我市粮食生产能力实现持续提升的“秘诀”

发布时间:2024-02-22 作者:佚名 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

  近日,记者从国家统计局北海调查队获悉,2023年,我市粮食种植面积达68021.9公顷、比上年增加550.1公顷、增长0.8%,粮食作物平均产量为4725.7公斤/公顷、比上年增加15.1公斤/公顷、增长0.3%,粮食总产量为32.1万吨、比上年增产0.4万吨、增长1.1%,其中面积和总产量增幅全区第一。

  粮食生产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记者从国家统计局北海调查队数据了解到,2023年是我市粮食面积、单产、总产实现连续增长的第三年,这不仅夯实了粮食安全底线,也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为何我市粮食生产能力实现持续提升?带着问题,记者采访了国家统计局北海调查队。

  “2020年至2023年,北海市粮食种植面积已经连续四年实现稳步增长。”该队副队长吴春潮说,近年来,我市层层压实粮食生产目标责任,严守耕地红线,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通过推进撂荒土地整治,挖掘粮食种植潜力,利用惠农补贴激发农民种粮积极性,实现粮食播种面积稳步增长。据统计,截至2023年11月30日,我市累计整改1996.4公顷违法用地。2023年全市撂荒耕地治理面积865.1公顷。2023年以来,我市累计发放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稻谷目标价格补贴、双季稻补贴、农机购置补贴等强农惠农财政资金共13396.74万元,累计惠及农户36.26万人次,最大限度让农民享受到政策红利。

  粮食种植面积的增长,奠定了粮食增产的基础。据悉,2020年至2023年,全市粮食产量分别为30.4万吨、31.0万吨、31.8万吨、32.1万吨,产能稳定在历史较高水平,为确保粮食安全、抵御各种风险挑战,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供给保障。

  粮食单产的提升,同样为粮食增产作出重要贡献。“目前我市粮食生产发展方式逐渐由面积增长带动产量提升的粗放式发展,转变为着力提升粮食单产的高质量发展。”吴春潮介绍,2023年我市落实138万元奖补单产提升效果明显的粮油规模种植主体,主要聚焦水稻、玉米、红薯、马铃薯等重要粮油作物,同时,引导农民合作社等集成推广应用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着力提升单产。此外,我市还落实100万元用于水稻高产攻关示范区的创建,创建33.3公顷以上的示范区3个,6.67公顷以上的示范区5个。

  良种良法的应用也是推动粮食生产实现降本增产的关键举措。据调研,2023年合浦县西场镇水稻核心示范片推广种植的“吉丰优1002”,平均单产达7225.2公斤/公顷,和全市平均水平相比增产26.5%,辐射带动增产效果明显。2023年,我市持续推广水稻、玉米、红薯高产优质高抗品种,全市良种覆盖率达90%以上。

  在良法普及方面,我市重点抓好培肥地力,测土配方施肥、合理密植、“三控”栽培、“一喷多促”和重大病虫害统防统治、机械收割等高产高效技术。“新技术的推广不但提高了生产效益,在节水、节肥和节约经济方面也有了质的提升。”吴春潮说。

  “目前,虽然我市粮食生产能力实现持续提升,但还存在种粮成本高、粮食保险投保率低以及种粮补贴额低且不稳定,影响农民种植预期等问题。”吴春潮建议,我们要着力在科技兴农、强化基础设施、提高粮食保险投保率、优化粮食补贴政策等方面下功夫,不断提高农民种植收益,推动粮食生产不断增量提质。


原文链接:http://nynct.gxzf.gov.cn/xwdt/gxlb/bh/t17977281.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民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农民调研网 nmdy.org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
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