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落实党中央、自治区和赤峰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全面落实“五大任务”和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两件大事,市农牧局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大力弘扬“蒙古马精神”,深入推进市委农牧工作“十二个聚焦”工作部署,于1月至3月在全市开展农牧业冬季十大专项工作,变“冬闲”为“冬忙”,着力推动全市农牧业提质增效、争先进位,全力推进我市由农牧业大市向农牧业强市加快迈进。
1、“重点项目落地”专项工作
提前谋划好2024年实施的高标准农田、“1+12”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绿色高产高效等农牧业项目,加快办理前期手续,落实项目地块、资金来源、实施主体、项目内容,力争3月底前项目具备开工条件。全面落实“政策落地工程”有关要求,加快推进项目建设,加强项目资金监管,确保政策事项落地落实。
2、设施农业“抗寒护青”保产专项工作
有效利用冬季设施农业生产关键环节,积极开展农业科技集中展示、现场教学等农技人员大下乡活动,组织全市500名农技推广人员,采取包片、包园区等方式及时进棚入户,多形式、全方位指导生产。通过活动开展,设施农业绿色高效标准化栽培技术应用率达到60%以上,番茄潜叶蛾等虫害防效达到85%以上,防范化解重大自然灾害风险能力显著提升,确保第一季度设施蔬菜稳定供给。
3、高标准农田“百日攻坚”专项工作
要结合本地实际,认真谋划项目,加快初步设计进度,积极落实国企参与、EPC招标、材料集采、以工代赈等要求,因地制宜开展旱作集雨补灌,田块整治和农业智能化信息工程建设,打造“良田”“良种”“良法”“良机”“良制”配套的高标准农田综合整治示范样板工程。2024年项目力争在1月底完成初步设计,2月底完成评审批复,3月底完成施工招标,春季化冻后开工建设。
4、畜牧业生产“接羔保育”专项工作
聚焦畜牧业生产安全稳定,提前做好母畜摸底调查、良种推广、技术指导、基础设施维护等冬季接羔保育相关工作,力争2024年春季产羔成活率达到99%。
5、“好物惠民”农畜产品春节促销专项工作
抓住春节、渔业文化节和“十四冬”有利时机,组织策划形式多样的展示展销活动,大力开拓节庆假日农畜产品消费市场,进一步创新农畜产品消费新模式,持续提升赤峰好物知名度和影响力。力争3月底前,全市举办“春节促销”活动12场次以上。
6、“绿剑护农”农资打假治理专项行动
突出生产源头、经营集散地、辖区交界问题多发地、投诉举报曝光问题多发地、互联网电商销售平台等“5个重点区域”,重点围绕种子、农药、肥料、兽药、兽用生物制品、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等“6个重点内容”,依法打击侵害农牧民利益、危及农牧业生产安全、扰乱农资市场经营秩序的违法违规行为,确保辖区内农资生产经营主体实现“全覆盖”检查。
7、“守护健康、筑牢屏障”动物疫病预防专项工作
全面开展疫情巡查排查,屠宰环节肉食品质量、安全生产专项检查,及时发现问题隐患并有效处理。充分利用农闲时节农村人口相对较集中时机,开展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知识宣传,增强群众自我保护意识和防疫能力。确保养殖、交易、屠宰、运输、无害化处理等重点场所疫情巡查覆盖面达到100%,疫病防控知识宣传行政村覆盖面达到100%,重点职业人群人畜共患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达到90%以上。1月末完成指标的20%,2月末完成指标的60%,3月末完成指标的100%。
8、“农牧技术大培训”专项工作
利用冬春农闲时节的大好时机,组建科技指导服务队深入棚室圈舍、田间地头,对设施农业、耕地保护、棚圈建设、安全用药和重点园区生产等方面开展技术服务,同时开展形式多样的线上培训,对农牧民关心的农业政策、法律法规和生产技术进行线上培训指导。1-3月份计划开展生产技术指导二十余次,举办培训班15期,培训人数2000人次左右。
9、“金融助农”专项工作
市级农牧部门要在春节前开展金融助力农牧业高质量发展对接工作,有关金融机构设计农牧业各领域、有关环节惠民金融产品。3月底前,各旗县区完成与有关金融机构签订金融信贷产品协议。
10、“减污提效”地膜科学使用回收专项行动
通过强化措施保障、加大执法力度、健全回收机制等多种方式,推进落实地膜科学使用回收试点工作。力争3月底前全面启动废旧地膜科学使用回收专项行动。
各旗县区农牧局要高度重视农牧业冬季专项工作,强化责任落实,加强工作调度,明确完成时限,确保高标准高质量开展好专项工作。于1月30日、2月15日、3月15日前将各专项工作阶段性开展情况;3月28日前将各地区冬季十大专项工作综合开展情况分别报至市农牧局相关科室。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民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