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首页 > 资讯动态 > 赤峰市农牧局推动农牧业在“量”上再突破 在“质”上再提升

赤峰市农牧局推动农牧业在“量”上再突破 在“质”上再提升

发布时间:2024-01-23 作者:佚名 来源:内蒙古自治区农牧厅

  

  赤峰市农牧局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聚焦办好两件大事,紧紧围绕建设农牧业强市目标,深入推进“十二个聚焦”,在建设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助力全区打造“粮仓”“肉库”“奶罐”上充分发挥赤峰显著优势,找准与先进地区的差距和不足,全力推进农牧产业增量增质发展。

  一、扬优势 树信心 突出农牧业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优势

  聚力重要农产品供给,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2023年,粮播任务超额完成,全市共完成秋粮收获面积1882.73万亩。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截至目前,全市累计落实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349.15万亩,总任务量居全区首位。推动设施农业提档升级,率先在全区启动设施农业现代化提升行动,2023年,现代化提升面积5.79万亩,全市设施农业种植规模和产量均位居全区首位。聚力畜牧业提质增效,主要畜产品供给能力显著增强。畜牧业生产稳中有进,深入实施“增牛优羊”“增禽优猪”策略,2023年6月末,全市牲畜存栏2210.6万头只,位居全区首位。积极落实奶业振兴行动,截至2023年11月末,荷斯坦奶牛10.53万头,同比增长18.13%,西门塔尔牛存栏27万头,全市奶产量72.85万吨,同比增长38.76%。聚力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培育壮大农牧业龙头企业,实施龙头企业带动能力提升工程,促进农畜产品加工业提档升级,截至目前,市级以上龙头企业达到265家。加快产业集群和产业强镇建设,翁牛特旗毛山东乡获批创建2023年农业产业强镇。加强现代农牧业产业园创建,截至目前,全市已获准创建现代农牧业产业园国家级1个、自治区级5个、市级4个。加强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截至目前,全市认证绿色食品517个、有机产品528个,认证数量均位居全区首位。聚力科技与装备支撑,农牧业现代化建设步伐加快。全面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印发《赤峰市种业振兴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年)》《赤峰市加快现代种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2023年,农作物制种面积22.1万亩,通过国家审定玉米品种9个,通过自治区审定主要农作物品种27个,通过自治区审定玉米品种数量占全区的24.8%,居全区各盟市之首。聚力提升农牧业发展水平,农牧业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全面加强。加强农牧业产业链项目建设,已开工35个,总投资97.3亿元。筹办赤峰市农牧业品牌推广暨招商引资大会,成功签约29个项目,协议投资金额69.45亿元。承办第十届内蒙古绿色农畜产品博览会、第十一届内蒙古(蒙东)农业机械博览会和首届赤峰预制菜大会。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发扬敢拼敢干、追求卓越的作风,成功承办“赤峰好物进北京”活动,协议采购、投资金额分别达到35.29亿元和128.24亿元,新华社等50余家主流媒体进行了宣传报道,引起热烈反响。

  二、找差距 补短板 瞄准制约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问题

  对标习近平总书记来内蒙古考察时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对表自治区党委“闯新路、进中游”的目标和市委争先进位的要求,对照“十二个聚焦”任务,全市农牧业发展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和不足,农业基础设施薄弱、畜牧业良种化和机械化水平低、农牧业产业链条短、农牧业生产组织化程度低、农牧业产业结构还不尽合理等问题。差距所在往往也是难点所在、险滩所在,需要市农牧局查找思路举措和方式方法上的差距,瞄准农牧业发展突出问题,发挥主导产业优势,实行区域布局,依靠龙头带动,发展规模经营,全力推进全市农牧业和农村牧区经济发展稳中有进、稳中增效。

  三、破难题 促发展 谱写建设农牧业强市崭新篇章

  保障粮食安全。按照“集中园区式推进、连片整域式打造”的思路谋划,以玉米、谷子等主要粮食作物单产提升为重点,集聚高标准农田、种子工程、种植技术推广、先进农机应用、残膜捡拾等项目支持,建设整建制单产提升推进县和玉米示范镇18个“吨粮田”,推动实现玉米项目区单产提升。加快建设现代设施农业强市。推进现代设施农业园区建设进度,引导全市设施农业向标准化、数字化、智慧化方向迈进。在以水定产的前提下,采取普及型、升级型、高端型三种改造提升方式,以加装智能水肥一体化设备和自动环境控制系统为基础,继续实施开展设施农业现代化提升行动。全力推动以宁城县为重点的全国现代设施农业创新引领区建设。全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结合自治区“田十一条”升级版和全区高标准农田建设典型模式,在全市打造东北区高标准农田综合整治示范样板10万亩,围绕水林田路沟等农业生态空间综合治理,重点开展集雨拦蓄补灌、深度节水、地力提升、产业引入等,辐射带动全市高标准农田建设提档升级。推动畜牧业提质增效。坚定实施“增牛优羊”“增禽优猪”策略,实施“百园千场万户”示范园区、示范牧场、示范养殖户创建工程,推动畜牧业提质增效。着力建设肉牛产业大数据平台,积极创建现代肉牛全产业链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草原畜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依托规模化禽类养殖企业,建设北方禽产业生产输出基地。

  加快中国北方种业强市建设。以国家制种大县为核心,以自治区制种大县、良种繁育基地为两翼,积极争取制种大县奖励资金、种业提升项目资金,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提升制种大县科研、基础设施设备水平,重点建设20万亩“五化”核心制种基地,打造中国北方重要杂交玉米种子生产基地。稳步推进农业节水增效。深入落实《赤峰市农业高效节水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7年)》,通过工程、机制、农艺、结构等“四节”路径,开展高效节水灌溉工程、旱作高标准农田建设及大力推广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浅埋滴灌水肥一体化、抗旱品种等,着力打造蒙东地区农业高效节水示范样板。加快推进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加强产业集群、产业强镇建设,加快现代农牧业产业园创建,争创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培育创建自治区现代农牧业产业园。培育喀喇沁旗创建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克什克腾旗创建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持续深化农村牧区改革。成功争创全国农村产权流转交易规范化整市试点,全面推进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建设。继续开展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国家和自治区级试点工作。在全市5个嘎查村开展解决承包地细碎化自治区试点,推进土地规模化经营。在全市200个嘎查村开展“三变”改革,大力推广土地股份合作等9种典型模式,进一步壮大新型农村牧区集体经济。


原文链接:http://nmt.nmg.gov.cn/xw/msdt/cf/202401/t20240122_2443977.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民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农民调研网 nmdy.org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
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