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首页 > 资讯动态 > 重磅!2023年度信阳市十大新闻评选揭晓!

重磅!2023年度信阳市十大新闻评选揭晓!

发布时间:2024-01-21 作者:佚名 来源:信阳市农业农村局

  近日

  在信阳市委宣传部的指导下

  由信阳日报社、信阳广播电视台

  联合主办的

  “2023年度信阳市十大新闻”

  评选活动圆满结束

  

  经初选、广大网民投票、专家评审

  最终评选出“2023年度信阳市十大新闻”

  现公布如下:

   1.苏信合作开启新征程

  

   2.第31届信阳茶文化节、第十一届中原(固始)根亲文化节成功举办 提升了城市发展新形象

  

   3.信阳市成功创建国际花园城市、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4.信阳教育强市建设迈出新步伐

  

   5.信阳以专属人才日礼敬人才

  

   6.第七届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大会在我市举行 断头路贯通等一大批民生实事暖民心

  

   7.光山县成功入选首批全国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 着力乡村振兴扛旗走在前

  

   8.《信阳市信阳毛尖茶保护条例》12月1日起施行

  

   9.信阳港·淮滨中心港区集装箱吞吐量突破3万标箱 为2022年的2.7倍

  

   10.“信阳好人”频出 爱心涌动信阳

  

   2023年度信阳市十大新闻

  

   1 苏信合作开启新征程

  

   1月11日,河南省政府、江苏省政府联合印发《信阳市苏州市对口合作实施方案(2022—2026年)》,苏信合作开启新征程。一年来,信阳明港机场无锡—信阳—延安航线正式开通,合资成立信阳市苏信产业合作发展有限公司;两市发改、教育、卫生、民政等90余家单位互访对接,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30多个,信阳选派30名干部赴苏跟班学习;成功举办“以茶之名 香满苏州”信阳城市推介会、信阳优质特色农产品展销等多场次活动,苏信合作持续深化。

  

  2 第31届信阳茶文化节、第十一届中原(固始)根亲文化节成功举办 提升了城市发展新形象

  

   4月28日,以“美好生活 青春信阳”为主题的第31届信阳茶文化节开幕;9月26日,以“同宗同源·同心同向”为主题的第十一届中原(固始)根亲文化节开幕。两大节会内容丰富、活动密集、场景众多、形式新颖、互动度高,全方位、多角度向外界推介了信阳文化旅游资源、特色文化品牌、文化创意产品,吸引了投资、人才、技术等资源聚集,促进了信阳产业升级、经济结构调整和区域经济合作,提升了信阳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增强了城市的竞争力和软实力。

  

   3 信阳市成功创建国际花园城市、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6月2日,在第21届国际花园城市竞赛全球总决赛上,信阳市荣膺“国际花园城市”称号。10月27日,信阳市成功创建第七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是今年我省唯一成功创建的省辖市。我市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系统化打造花园式宜居城市,口袋公园、城市绿廊等建设有新的进展,人在园中,城在林中,市民幸福感满满。

  

   4 信阳教育强市建设迈出新步伐

  

   6月18日,信阳师范学院正式更名为信阳师范大学,成为河南省第二所师范大学,填补了豫南地区高等院校“大学”冠名的空白。

   2023年,信阳各级各类教育捷报频传:秋季开学季,信高教育集团北湖智慧园区高中部一期工程、雷山匠谷信阳技师学院新校区、信阳科技职业学院(筹)和信阳航空职业学院三期工程建成投用并迎来首批学生;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公办幼儿园乡镇全覆盖;基础教育品牌持续闪亮,2023年中考成绩全省领先,高考成绩再创新高,空军招飞实现全国地级市“十一连冠”……基础教育质量的信阳品牌越擦越亮,“高考质量”“空军招飞”“汉字听写大赛”“特岗管理”等全国有影响的教育品牌越叫越响,信阳教育强市建设步履铿锵。

  

   5 信阳以专属人才日礼敬人才

  

   6月29日,我市以法定形式将每年的9月27日设立为“信阳人才日”,将9月最后一周设立为“信阳人才周”,打造青年心生向往集聚地、青年成长成才新高地、青年创业就业优选地、青年品质生活乐享地。这是信阳首次以城市之名、节日之礼,向人才致敬。

   9月24日,在首届“信阳人才日”启动仪式上,我市对“信阳引才大使”和“信阳杰出人才”进行了颁奖,举行了“重点人才项目和科技创新项目签约仪式”“信阳市产业推介”“万名学子回归工程”招聘会等系列活动。

  

   6 第七届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大会在我市举行 断头路贯通等一大批民生实事暖民心

  

   9月13日,以“热线驱动社会治理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第七届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大会在我市举行,我市荣获2023年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十佳质效双优典范。

   近年来,我市把做好热线工作作为践行“两个更好”的重要体现、走好新时代群众路线的具体实践,探索建立“12345+N”信阳模式,为群众提供全天候服务。从有困难拨打12345,到群众家门口的一条条断头路陆续打通,老百姓的生活更加便利,更加幸福。今年,我市围绕“一老一小一青壮”,持续做好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工作,新二十大街、新十一大道、新十六大街等一批断头路实现贯通,新建改扩建公办幼儿园,中心城区球场建设、窨井设施更新改造、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13个省市民生实事项目提前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

  

   7 光山县成功入选首批全国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 着力乡村振兴扛旗走在前

  

   10月20日,光山县成功入选首批全国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成为文旅部“文产特派员”首个试点县。2023年,我市文旅多元业态融合赋能发展,光山县、新县、浉河区成为首批河南省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创成河南省乡村旅游特色村10个、特色生态旅游示范镇6个、休闲观光园区6个、乡村旅游创客示范基地1个。

   2023年,我市聚焦乡村振兴扛旗,创新实施“十百千万”工程,因地制宜发展乡村产业,稳妥有序推进乡村建设,多措并举提升乡村治理水平,“十百”引领、“千万”跟进,同声唱响信阳乡村和美乐章,“两茶一菜”、弱筋小麦、糯米粉、畜禽水产等一批优质健康农产品品牌进入“国人厨房”,全年实施项目建设165个,完成投资722亿元,10个示范区交通环线全部建成,总里程突破1000公里,建成高标准农田893.41万亩,全市粮食产量连续10年以上超过110亿斤。

  

   8 《信阳市信阳毛尖茶保护条例》12月1日起施行

  

   《信阳市信阳毛尖茶保护条例》12月1日起施行,这是河南省首部关于茶的法规。《条例》分六章、三十六条,从品牌保护、产业发展、文化传承和法律责任等多维度为我市推进“三茶统筹”,推动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法律支撑,开信阳以法治手段擦亮城市名片、发展特色产业、彰显品牌价值之先河,具有里程碑意义。

   近年来,信阳毛尖的公用品牌价值连年攀升,2023年以79.84亿元连续14年位居全国前三。继2022年信阳获批信阳毛尖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筹)之后,2023年,《信阳毛尖——信阳市“金名片”》成功入选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品牌建设优秀案例名单,成为我省唯一入选区域建设类的优秀案例。

  

   9 信阳港·淮滨中心港区集装箱吞吐量突破3万标箱 为2022年的2.7倍

  

   截至12月22日,信阳港·淮滨中心港区集装箱吞吐量突破30044标箱,是2022年全年业务量的270%,目前已开通淮滨至连云港、太仓、阳逻等10条集装箱航线,货物吞吐量大幅攀升。

   信阳“公铁水空”综合立体交通网络愈织愈密。2023年1-11月,全市道路交通完成投资247.4亿元,其中,高速公路“多向互联工程”完成投资164.8亿元,位居全省第一;G107和G312绕城一级公路新建工程实现试通车;农村公路“提档提质工程”、内河航运“通江达海工程”、运输场站“服务支撑工程”、交旅融合出彩工程等各项工程均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10 “信阳好人”频出 爱心涌动信阳

  

   计梦瑶、王茂贵、马军、胡豪杰、黄守孝、姚烨城……近年来,“信阳好人”持续涌现,感召着越来越多的信阳人把对真善美的追求,转化为朴素无华的行动,“信阳好人”从一株株盆景发展成为一片片引人入胜的风景,形成了最美的道德谱系,也让信阳这座城市更有温度。


原文链接:http://nyncj.xinyang.gov.cn/index.php?m=content&c=index&a=show&catid=10&id=12989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民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农民调研网 nmdy.org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
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