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天等县东平镇因地制宜发展黑木耳种植产业,以此推动村集体经济提质增效。
近日,在东平镇东平社区黑木耳种植厂房里,工人分工有序,有的在吊挂黑木耳菌棒,有的对已完成吊挂的黑木耳菌棒进行日常护理。黑木耳种植厂管理员农玉秋说:“目前我们已经入库了有6万多个黑木耳菌棒,每天安排10多名工人来进行吊挂菌棒,一个星期后完工,完工后还需安排工人每天进行洒水护理。”
▲农民在管理黑木耳菌棒
据了解,东平镇的自然条件非常适合发展黑木耳等食用菌,而且种植黑木耳时间在每年的10月至第二年的4月间,刚好可以稻耳轮作,冬天闲田也可以产出不错的经济效益。2023年,东平镇组织全镇村“两委”外出考察并邀请技术指导员现场论证,一致认为发展食用菌符合东平镇实际,是一条“淘金”的好路子;最终决定采取“公司+村集体经济”的模式发展黑木耳种植产业,由公司提供种植技术指导并统一销售,种植能人负责管理。
”2023年,我们经过多次外出考察,决定大力发展风险低、效益好、易推广等优势的黑木耳产业。目前全镇黑木耳产业规模150万棒,其中村集体经济60万棒。”东平镇党委副书记刘甫将说。
刘甫将介绍,在黑木耳种植过程中,放菌包、洒水看护、定期扶包、采摘、晾晒等程序都需要人工,在用工需求上可以优先选择当地劳动力。同时,通过土地流转种植黑木耳收取土地租金可以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
“目前,我们村集体经济有芥菜、甘蔗产业,2023年12月份在镇政府的指导下,引入外地企业种植黑木耳,收取租金作为村集体经济收入。”三寿村党总支部书记赵帮务说。
▲排列整齐的黑木耳菌棒
据了解,目前,东平镇8个村集体经济除了发展黑木耳种植产业外,还合资成立农业投资公司等,通过自主经营,2023年东平镇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实现42万元。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民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