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劳镇盆山村是钦州市实施“一镇一品”三年行动的重点村,也是2022年度自治区乡村振兴改革集成优秀试点村。近年来,盆山村立足本地资源禀赋,运用改革集成理念,大力发展白玉兰特色产业,补齐了育苗、种植、采摘、研发、加工、销售产业链,建成玉兰花现代产业园。目前,灵山县玉兰花核心示范区种植规模超过233公顷,辐射周边8个村委,总面积达到667公顷,年产值超过1.47亿元,2023年荣获“广西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四星级)”称号。
夯实党建根基 战斗堡垒更加坚实
盆山村党支部重视理论学习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在日常党务、村务的实践中下任务、压担子、定责任,倒逼干部队伍走出舒适区,2023年共开展集中学习10场次,举办各类培训班3次。以“抓党建、办实事、兴产业”为目标导向,提出“剥离争议地块并暂缓处置”的方式,收回集体用地200亩,实现玉兰花种植规模扩面翻番目标。同时,把“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内容,结合“两日一争”主题活动,共为群众解决矛盾纠纷问题10个,办好事办实事30多件,切实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推动转型升级 产业发展更加兴旺
盆山村依托项目建设推进“政府、企业、农户”三融合,村合作社与5家优质企业共同组成“灵山白玉兰产业化种植联合体”,形成“公司补、农户种、政府推”的发展模式。为保障产销畅通无忧,建立“两兜底”扩种机制,玉兰花加工企业按照200元/亩的标准,鼓励农户扩大种植玉兰花;出花后加工企业按保底价格收购鲜花,解决花农销售难问题。
为充分发挥人才的核心作用,该村创建玉兰花产业指导小组,切实解决玉兰花产业在育苗、种植、加工等发展中的困难与问题,加速推进玉兰花全产业链的建设。2023年共开展玉兰花培育种植技术培训13次,参与农户人数500人次。并用“活”1500万元衔接资金,建设玉兰花现代产业园项目(一期),实施内容覆盖育苗、种植、深加工、销售四个环节,补齐链条短板,增加产品附加值。目前,盆山村玉兰花种植面积达4500亩,带动周边6个镇19个村种植超过1.3万亩,年产值超过1.47亿元。
抓好村庄规划 人居环境更加宜居
2023年,盆山村积极开展乡村建设行动,通过上级资金补助和群众自筹资金共40万元建设完成市级盆山村“美丽村屯”示范村项目,对全村14个村民小组进行2次集中环境整治行动,成效显著,建设休闲广场、铺设步道、花式孔墙,种植观赏花木、安装仿古凉亭和健身器材。
为推进村庄规划“多规合一”,盆山村在全村14个村民小组召开乡村建设动员会,群策群力,积极采纳村民群众对本村发展规划提出的“接地气”的好点子,与挂镇的“乡村规划师”协商,结合多方力量,打造出符合本村村情的美丽村容村貌。截至目前,已完成盆山村委的14个村民小组的规划编制,并通过专家评审,实现应编尽编。
推进移风易俗 社会风气更加淳朴
盆山村从扩大宣传教育入手,成立“3+N”特色志愿者服务队,宣传移风易俗政策理论知识,引导广大群众做移风易俗的倡导者、追随者、实践者。并开展“六好”“文明户”评选活动,树立一批可信可学可做的先进典型,达到“选树一个、影响一片、带动一批”的示范效果。同时,该村通过创新宣讲新模式,运用“一约四会”平台,积极开展理论宣讲、关爱留守儿童、关爱老人等活动,让“村美人和”相得益彰、交相辉映。2023年以来,全村累计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五大类”志愿服务活动80多场次。
(编校:农丰)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民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