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首页 > 资讯动态 > 辽宁省2023年保护性耕作实施面积完成率居全国首位

辽宁省2023年保护性耕作实施面积完成率居全国首位

发布时间:2024-01-09 作者:佚名 来源:惠州市农业农村局网站

  

  

  2023年,国家下达辽宁省保护性耕作任务面积1050万亩、高标准应用基地210个,实际完成保护性耕作项目面积1288万亩、建成高标准应用基地535个,分别占计划任务量的122.67%和254%,完成率均居全国第一。这是12月29日,记者从省农业农村厅了解到的。

  2020年,国家启动实施《东北黑土地保护性耕作行动计划(2020—2025年)》。4年来,共下达辽宁省保护性耕作任务面积3700万亩,投入中央财政资金13.8亿元。辽宁省在14个市的67个县(市、区)实施差异化作业补助政策,实现适宜县全覆盖,保护性耕作以点带面、梯次铺开的态势已经形成。辽宁省共建设整体推进县17个,累计实施保护性耕作面积达到4254万亩次,均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目前,国家已下达辽宁省2024年保护性耕作任务面积1350万亩。辽宁省将进一步加大推进力度,实施差异化作业补助政策,推进高质多补,着重抓好整体推进县和高标准保护性耕作应用基地建设,积极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力争带动全省保护性耕作技术应用面积达到1700万亩。

  辽宁省保护性耕作实施面积稳步有序扩大,实施质量逐年提高,黑土地保护效果持续增强。据项目区监测,规范实施保护性耕作地块,成功抵御了春寒、夏旱、台风和强降雨等不利天气因素影响,整体上苗情、长势及产量都要好于传统耕作地块,为全省粮食稳产丰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辽宁省高度重视耕地保护工作。在2020年成立了黑土地保护性耕作推进行动领导小组,建立工作推进协调机制,连年把保护性耕作列为省政府重点工作,对各市政府进行绩效考核;印发《辽宁省黑土地保护性耕作行动实施方案(2020—2025年)》,明确了目标任务、政策支持和技术措施,到2025年实施面积力争达到2000万亩。

  “每年秋收前将年度目标任务逐级分解落实到地块,建立台账,签订作业合同,确保任务面积落实到位。”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召开省级推进工作会议,明确时间节点,细化工作措施。播种作业期间,合理调配机具,加快作业进度,组织各地全力推进,确保不误农时,高质量完成目标任务。

  为加强技术支撑,辽宁省还成立了由院士牵头的省级保护性耕作专家组,开展现场指导,提供技术服务。制定辽宁省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逐年优化定型,确定适宜辽宁省3种技术类型的6种技术模式。指导各地开展技术应用,共举办省级技术培训班8次,培训技术骨干5000余人次,受训人数超过12万人次。

  


原文链接:http://nyncj.huizhou.gov.cn/zwzc/xwzx/gnyw/content/post_5168208.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民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农民调研网 nmdy.org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
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