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首页 > 资讯动态 > 黑龙江青冈以科技助力产业链条延伸把每一粒玉米“吃干榨净”

黑龙江青冈以科技助力产业链条延伸把每一粒玉米“吃干榨净”

发布时间:2023-12-25 作者:佚名 来源: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

  走进黑龙江青冈京粮龙江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展示大厅里,一排排玉米深加工产品摆放整齐。

  

  “白色的是玉米淀粉,黄色的是玉米蛋白粉,再往下延伸加工,能够得到L乳酸、聚乳酸。普通玉米一吨卖2300元,加工成玉米淀粉后每吨价格2900元,制成L乳酸每吨就能卖到8000至1万元,再进一步精深加工形成聚乳酸,价格可达每吨2万元。”公司副总经理王术山说,“通过科技引领,将每一粒玉米掰开揉碎,走精深加工这条路,前景非常广阔。”

  

  2017年,黑龙江省淀粉生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青冈成立,政策引导企业增加科技投入,与省内各大高校开展校企合作,以玉米淀粉为原料,向下游不断延伸,解决玉米精深加工领域中的关键技术问题。

  

  “青冈发展玉米产业,以龙头企业为牵引,带动一批配套产业集群发展,目前全县上下游关联配套企业已发展到14家,先后建设淀粉、麦芽糖、液态葡萄糖等系列产业项目30个,年产玉米淀粉210万吨。”青冈县工业信息科技局局长姜国伟介绍。

  

  在青冈,不少农民既种植用于淀粉加工的大田玉米,也种口感香甜、可直接食用的鲜食玉米。

  

  走进万德福食品有限公司包装车间,工人们正忙得热火朝天,一箱箱鲜食玉米从生产线上下来整装待发。

  

  “一穗玉米从采摘到生产完毕,全程不到3小时,用设备和工艺锁住新鲜口感。虽然采收期在每年8、9月份,采收完后存储在冷库,包装和发货根据市场订单运行,全年不停歇。”公司负责人阮万超说。

  

  “与我们合作的高校技术团队,每年都会到田间搞科研,从种植到加工都有研究课题,科研成果直接帮助我们增加收益。去年在种植过程中运用‘品字栽培’技术,试种效果非常好,每亩增收500穗玉米,今年已全面推广实施。”阮万超说。

  

  去年,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与青冈县共建鲜食玉米产业研究院,围绕鲜食玉米产业发展需求和企业技术要求,重点在加强品牌建设、种植技术、速冻和真空加工技术、种养结合技术等方面进行研究,加快了鲜食玉米全产业链建设,提高了区域鲜食玉米品质和品牌市场影响力。

  

  “全县鲜食玉米加工企业已发展到23家,种植面积17万亩,年加工能力4亿穗,实现产值6.8亿元。产业链条延伸至玉米浆包、玉米须茶、玉米酒等产品,销往全国各地。”青冈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徐洪福说。

  

  “青冈地处世界黄金玉米带,我们依托资源优势,把玉米产业作为支柱产业,今年玉米产业预计实现产值110亿元以上。下一步将立足产业基础优势,加大产品研发、技术创新、市场开拓等力度,不断推动玉米生物发酵产业向高附加值、高加工度、高技术含量方向发展。”绥化市委常委、青冈县委书记袁成宝表示。(人民日报记者 方 圆)


原文链接:http://nynct.hlj.gov.cn/nynct/c115380/202312/c00_31696249.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民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农民调研网 nmdy.org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
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