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八步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菜篮子”工程建设,坚持以社会评价群众意见建设整改为契机,持续在“菜篮子”供给保障能力、市场加工流通、产品质量安全等方面发力,有序有力有效推进“菜篮子”工程建设,全力确保“菜篮子”产品供给、质量、安全有保障。
实施设施蔬菜“百千万”工程
创新推行“一二三四五”模式,大力发展蔬菜产业。推广“稻—菜”轮作、“菜—菜”轮作种植模式,提高粮食蔬菜生产效益,提高土地利用,实现一地多用,一地多收,实现蔬菜轮作种植面积达28.2万亩。大力发展设施蔬菜生产,配套标准化技术,大力推广节水技术和水肥一体化设施,做到精准施肥、精确喷灌,配套“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加强全程智慧农业溯源管理。通过硬件设施的提升和标准化、规范化管理,促进设施蔬菜向三节三高转型,实现节水60%、节肥20%、节工40%;实现基地蔬菜增产20%以上、农残检测合格率100%。通过采取推广“订单农业”,“公司(合作社)+农户+基地+标准化”模式等方式,打造“八步生态蔬菜”“贺州蔬菜”商标品牌等创新举措,实现农业“生产规划、投入模式、技术标准、产品购销”四个统一。带动全区3.6万户农户参与商品蔬菜生产,21万人参与蔬菜产业就业,全年发展蔬菜产业达40万亩,全区蔬菜产量80万吨以上,着力实现蔬菜基地面积、参与农户、带动农民、蔬菜产业发展面积、蔬菜产量五个“万”目标。全力推动设施蔬菜规模、增速、综合效益全面提升,八步区设施蔬菜从2020年不足20%提高到2022年覆盖率达43%以上,实现产值9.57亿元以上。
实施“菜篮子”加工流通能力提升行动
大力发展预制菜产业,积极引育顺来、德保、粤旺、顺腾等预制菜加工企业,全力培育以香芋(蔬菜)等特色产业种植、研发、加工、销售、保鲜储藏、冷链物流于一体的现代农业龙头企业。坚持把农产品冷藏保鲜设施建设作为推动八步区特色农业产业向规模化、产业化、现代化、市场化发展的重要举措,全力构建鲜活农产品产地“最后一公里”体系,持续加强冷藏保鲜设施配套,为农业产业发展加足“冻”力;截至目前,全区共建成各类冷库288座,共计157110.41立方米,年冷藏量达9.43万吨左右。稳定本地市场,以“地头市场”等传统的销售渠道占领贺州市区市场,稳定蔬菜产品销量。大力发展订单农业。充分发挥农业企业示范带动作用,与香芋种植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及种植大户签订香芋订单协议,实行香芋保价收购,创新香芋加工企业销售模式,与本地大型连锁商业超市、农产品批发市场签订购销协议,以订单生产、以销定产保证香芋产品产得出、销得去;2022年,贺州市顺来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贺州市寅记香芋加工企业等主体签订香芋保价收购订单协议1235.26亩。
实施“菜篮子”质量安全监管行动
注重属地管理,提升农产品管理能力。八步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组织有关部门深入蔬菜专业合作社、生产基地等,专项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调研17次,现场分析研判隐患及风险点,研究解决对策,压实各部门各责任人监管责任,推动解决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8个。建立豇豆生产质量责任制,推动13个乡镇政府、102户豇豆种植户签订《豇豆生产质量安全责任书》。推行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网格化管理,通过区域定格、网格定人、人员定责,延伸安全监管触角,筑牢乡镇、村农产品质量安全“防护网”。大力实施农产品生产主体落实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有效推动农产品生产主体食品安全责任落实,累计开具合格证2737张,带证上市产品37.96万吨。注重功能完善,提升检验检测能力。结合优势特色产业发展需要,积极争取项目资金400万元,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站,八步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站是2015年广西唯一一家最早通过“双认证”的县级检测机构,为开展蔬菜等产品检验检测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同时,累计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样本920个,乡镇快速检测监测样本2199个,合格率100%。深入实施“治违禁 控药残 促提升”三年行动,坚持源头治理原则,不断加大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技术培训、政策宣传、执法检查。扎实开展春秋季“农资打假”专项执法行动,强化农资生产经营网点执法巡查,严厉打击伪劣农资、禁限用农药等违法行为。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民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