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首页 > 各地动态 > 八步区:“1+5”项目横纵覆盖 推动农业社会化服务进程

八步区:“1+5”项目横纵覆盖 推动农业社会化服务进程

发布时间:2023-12-24 作者:佚名 来源:广西玉林市农业农村局网站

  

      自2021年11月,贺州市八步区入列“全国农业社会化服务创新试点县”名单以来,以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有机衔接为主线,以培育农业服务业战略性大产业为目标,立足粮食大县、百年菜乡、中国李子之乡等农业优势,积极探索农业社会化服务引领支撑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有效途径和方法,确定了“坚持一个基础、统筹五大项目资源”的“1+5”工作法。截至目前发展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21家,农业社会化服务从业人员约275人,服务面积14.5万亩,社会化服务率达51.66%。八步区试点组织机械化程度达95%以上,社会化服务率达76%。八步区全区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7.3%,预计2023年达到67.96%,其中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78.87%,预计2023年达到80%以上,社会化服务率达到51.66%。

   

  聚焦粮食高产示范创建,促进农业设施运用

      通过开展八步区2021年粮食高产示范创建等项目建设,农业设施不断完善。一是持续进行高标准农田建设。累计建成超过14万亩高标准农田,覆盖率超过全区耕地三分之一,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完善,为顺利与农业设施配合使用打下坚实基础。二是进行差异化设施建设。加强丘陵山区田地机耕道路、机库、机棚等生产设施宜机化改造,推进主要农作物生产产前产中产后全程机械化、种养加工全面机械化建设,创建了一批全程机械化生产示范基地。三是加大力度培育扶持穗丰、利成、巫氏禾田、中龙农业等大型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推动全区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和生产托管服务稳步发展。截至目前,八步区已建立9座育秧中心,育秧能力为23000亩/季,购置育秧播种线13条、高速插秧机32台、手扶插秧机11台、有序抛秧机2台、大中型拖拉机504台、旋耕机331台、收割机305台;全区生猪设施养殖比例达90%以上。2021年12月17日召开的自治区设施农业发展现场会,八步区东融(供港)蔬菜核心示范区、京基智农贺州市生猪全产业链项目东江基地作为现场点向全广西展示了八步设施农业新面貌,受到自治区领导高度肯定。

   

  聚焦全程机械化示范创建,促进农业装备升级

      通过开展八步区东融(供港)蔬菜生产全程机械化创新示范基地等项目建设,农业装备逐步更新。一方面重点开展水稻全程机械化建设,通过春耕现场会新装备的实操展示,给群众心里埋下科技改变生产方式的种子,为八步区未来农业装备的发展注入前进动力;注重产前服务和产后加工薄弱环节建设,推广水稻工厂化育秧机械化插秧技术面积7180亩,辐射带动全区面积达10.7万亩;建立水稻烘干中心15座,购置烘干机70台,烘干能力升级到1432吨/批次。另一方面把握趋势、因势利导,推动社会化服务范围从水稻等大宗农作物向果菜茶等经济作物拓展,从种植业向养殖业等领域推进,建成智能温室2亩,钢架大棚900余亩;建成规模化养殖场344个,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100%;引进蔬菜移栽机、蔬菜采收机等农业机械装备。2022年10月26-27日,全区优势特色农作物生产机械化创新示范基地建设项目管理暨农机化新技术新装备“田间日”培训班在贺州市举办,八步区在会上作了《推广农业机械化,助推贺州蔬菜产业发展》的典型发言,得到了自治区农机中心领导高度肯定,八步区东融(供港)蔬菜生产全程机械化创新示范基地建设项目获得一致好评;八步区在2023年全区优势特色农作物生产机械化创新示范基地建设项目现场推进会做典型经验发言。

   

  聚焦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创建,促进三产融合发展

      通过八步蔬菜广西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创建等项目建设,促进农业产业向链条化发展,社会服务从一产向二、三产传导。一是依托“百年菜乡”品牌优势,大力实施设施蔬菜“百千万”工程、香芋全产业链发展,推行“一二三四五”产业发展模式,带动蔬菜产业向规模化、集约化、高端化发展。其中,香芋种植面积5.6万亩,在207、323国道沿线各打造了1条香芋全产业链示范带,有顺来、顺腾、绿循、华典、天帮、新农顺、东禾等香芋加工企业7家,现年加工量7万吨,另有九牧、瑞宝等在建香芋加工企业2家,香芋加工能力与加工发展方向得以拓展。二是注重培训交流,拓宽“人才培养链”。建立多元化的培训体系,大力培育农业社会化服务人才,利用高校、科研院所以及市场化的教育培训机构等加大对农业社会化服务人员的全产业链培训力度,着重培养现代青年农场主(现代创业创新青年)、农产品网络营销师、乡村企业家人才、青年致富带头人“希望头雁”等具有较强示范带动作用的高素质农民,加快培养造就一批素质良好、业务能力突出的农业社会化服务队伍。2021-2023年,共培训高素质农民851名,通过田间学校、现场指导等方式解决生产困难,唐飞荣获农业农村部办公厅颁发的2020年度农民教育培训“百名优秀学员”扶贫先锋;彭上坚荣获2022年“自治区创新创业领军人物”称号、入选2023年全国首批“乡村振兴赋能计划”名企助农十大典型案例之一。三是加快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培育。推行“企业+”服务模式,有效引导企业、民间组织等社会力量参与经营性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建设,在农资供应、种养技术、金融服务、农机服务、产品流通等领域着重发挥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个体经销商等市场主体的独特优势,构建社会力量支撑农业社会化服务的良性发展机制,不断提升服务组织能力和水平以及联农带农效应。截至目前,八步区现有家庭农场135家,其中,自治区级示范家庭农场7家;农民专业合作社730家,其中,国家级示范合作社3家、自治区级示范社5家;农业企业479家,其中:自治区级龙头企业4家;培育了4个特色鲜明、带动能力强的产业化联合体;实现了全区耕地面积1000亩以上的村示范经营主体全覆盖。四是开展服务试点建设。试点组织贺州市正地发展有限公司服务小型农业企业1家、合作社11家、家庭农场5家、种植大户近100户,服务面积超10000亩,创造就业岗位1500多个,实现月人均增收超2500元,带动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超90万元,流转土地近2000亩,带动105名脱贫户实现增收,人均增收约2553元/年。五是强化金融服务政策保障。加快金融保险等配套服务延伸建设。出台“小额信贷”“香芋贷”“香芋保”等金融扶持政策,保障产业发展所需资金。截至目前,发放“香芋贷”50笔1022万元,完成“香芋保”承保金额474.2万元。六是强化产业发展社会科技力量。与市农科院、广州菜科所、贺州学院等机构和院校合作,研究制订《供港豆杯生产技术规程》等10项生产技术团体标准、《供港澳菜心》等8项质量团体标准、《供港澳芥菜球生产技术规程》等4项地方标准、《供港澳叶菜类蔬菜包装和冷链运输操作规程》等2项包装冷藏运输团体标准,形成从种植到销售的全产业链标准体系。获得“高效水肥药一体化喷灌机”发明专利1项,“一种农业种植用等间距播种机”等实用新型专利10项,可有效促进农业机械科技成果转化,推动农业生产水平升级和现代服务业体系升级,推动农业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三链”重构和延伸发展。

   

  聚焦产业绿色高质高效创建,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通过开展八步区2021年国家绿色高质高效创建县(蔬菜)等项目建设,带动种植产业绿色发展。一是开展蔬菜绿色高质高效行动。实现了“五个一批”的目标,打造典型示范,为绿色防控社会化服务发展奠定基调。二是开展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加强农科教企协同攻关,进行绿色防控技术体系集成创新,探索开展全程绿色防控示范;加强农企合作共建,大面积集中连片整建制建设示范基地推动放蜂治螟等生物防治技术。八步区累计建立14个无人机作业服务组织,购置无人机36台。三是开展主要农业投入品废弃物回收体系建设试点。依托城区农膜经销商和各乡镇农资店,在贺州市八步区晨曦农资经营部建立区级农膜等主要农业投入品废弃物回收站1个,在莲塘、贺街等13个乡镇的农资店各建立1个农膜等主要农业投入品废弃物回收点,打通农业废弃物回收社会化服务壁垒。

   

  聚焦农业数字化发展创建,促进农业科技赋能

      通过开展八步区国家数字农业创新应用基地建设项目(蔬菜)建设,实现蔬菜生长进行全方位的数据采集,通过数据分析进行可视化操作与自动化作业,为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发展提供示范与经验。

  


原文链接:http://nyncj.gxhz.gov.cn/nydt/t17727344.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民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农民调研网 nmdy.org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
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