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抹“红蓝配”,共绘“新画卷”。“三秋”农忙期间,为确保收割作业安全,家家户户粒粒归仓,盐城市盐都区突破传统思维,创新监管模式,以“平台+人员+制度”为抓手,建立健全协调联动机制,以“红蓝”两色为画笔,描绘出农机安全监管新色彩。
部门联动,构建一个平台。盐都区农业农村局联合区委政法委制定网格化监管实施方案,在网格化管理软件系统中增设“农机安全”模块。执法人员深入村组逐户逐地块摸排作业服务组织或机手,将摸排出的作业机具信息上传至网格化管理系统“农机安全”模块。农机网格员利用手机APP查询机具信息、报送农机安全隐患,让数据“跑腿”,提高农机安全监管效率。
上下互动,打造两支铁军。盐都区按照“村村全覆盖”的标准,配齐村级农机网格员248名,配合区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机构,在“三秋”期间全力做好农机安全监管工作。大力推动网格员与执法人员之间的工作衔接、信息互通,农机网格员将巡查发现的问题及时向执法人员反馈,变被动执法为主动执法,形成“网格员吹哨,执法队报到”新模式,将农机违法违规行为遏制在萌芽状态。“三秋”期间,农机网格员提供线索35条,执法人员最终立案23件,其中简易程序10件、普通程序13件。
机制推动,强化三项举措。为全面推进农机网格化监管机制,盐都区从财政、培训、考核等三方面入手,为农机安全监管保驾护航。一是财政保障。将农机网格员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区镇两级安排预算100万元,激励农机网格员认真履职、踏实做事。 “三秋”期间,盐都区所有农机网格员统一身着红马甲,对作业机具盯死看牢,“网格红”成为田间地头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二是业务培训。盐都区农业农村局分别于9月15日、9月22日举办两期农机网格员培训班,培训内容包括农机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农机安全事故案例分析以及农机操作规范流程等。通过培训,进一步提升农机网格员的业务水平和责任意识。三是考核机制。制定农机网格员考核办法,完善农机网格员考核机制,激发工作活力。将农机网格员的考核结果分为优秀、良好、合格和不合格四个等次,分别对应绩效奖金3000元、2000元、1500元和没有奖金,奖优罚劣。
“红蓝”闪烁,抹亮“底色”。盐都区“网格红+执法蓝”工作的协调联动,极大提升了农机监管效能,助推全区农机安全生产再上新台阶。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民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