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抓住产业发展这个“牛鼻子”,平乐县大发瑶族乡人大建议以“示范点”传“致富经”、“代表链”帮“产业链”、“代表户”带“脱贫户”等“传帮带”模式,充分发挥当地丰富的自然资源优势,助推产业发展。
“示范点”传“致富经”,撑起产业品牌“一把伞”。 在乡人大的建议下,采取“代表+合作社+农户+乡村旅游”模式,以传“致富经”形式引导老百姓发展特色乡村旅游,创新模式多渠道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在桂林市人大代表王壮青的引领下,积极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创建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四冲村桃李基地1个、农民专业合作社3个,带领30多户脱贫户参与乡村旅游,助力乡村振兴。以筹备40周年乡庆为契机,打造“代表+民族团结+瑶家文化”融合发展的自主品牌,深度探索挖掘瑶家旅游资源的独特性,以长鼓舞、香龙舞、过山瑶文化底蕴融入到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等。
“代表链”帮“产业链”,筑牢产业发展“桥头堡”。以开展人大代表调研活动为契机,巩固提升6个人大代表联络站,分类指导联络站开展“创特色、出精品”活动。在11个村(社区)全面推进“三二一”乡村治理模式,打造大发村、塘冲村示范点2个,以村民自治为核心,引导群众立足村屯、治理村屯、发展村屯,把移风易俗、环境保护等融入村规民约,提出20多条谋划村屯发展新思路。充分发挥代表联络站作用,采取“代表+驻村工作队+技术员+农民”的模式进行产业发展,有效盘活村级集体土地资源,引导代表种植大户示范带头,举办种植技术培训,传授“真功夫”,带领村民科学发展产业。
“代表户”带“脱贫户”,绘就产业融合“新画卷”。充分发挥代表先锋模范作用,开展技术帮传、就业帮介、产品帮销、发展帮带等活动20多次,带动63户有劳动力家庭年均增加3000元以上。广运村驻村第一书记钟自强组织村“两委”成员及部分人大代表赴永福县、临桂区参观学习,充分发挥代表先锋模范作用,织好代表引领、产业发展、乡村治理三张网,实现帮带新提升。实行派驻指导集体经济发展的县乡村振兴局与乡代表致富带头人联合建立科技人员传帮带机制,组建科技队伍4支共26人,实行科技人员直接到户指导、技术要领直接到人服务模式,组织开展活动30多次,有效的助力乡村振兴。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民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