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首页 > 资讯动态 > 灵川县加强产销对接为乡村振兴蓄势赋能

灵川县加强产销对接为乡村振兴蓄势赋能

发布时间:2023-12-03 作者:佚名 来源:桂林农业信息港网站

  

  农产品产销对接是促进农民增收、提高农民收入一个重要渠道,并且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有效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近年来,灵川县坚持以“产销对接”工作为抓手,为更好地繁荣农村、富裕农民创造有利条件,不断为乡村振兴蓄势赋能。

  抓好农资保供稳价促生产。灵川县成立农资保供稳价工作专班,推动系统农资组织供应工作,确保春耕备耕工作有序进行。供销社相关负责人表示“充分发挥供销社农资连锁经营、商品配送的优势,全力保障春耕农资供应,今年已调运各类化肥超5.5万吨,满足农户的多种需求。”为确保农户用上安全放心的农资,执法人员加大对农资市场的执法检查力度,截至目前,出动执法人员627人次,对辖区农资生产企业、农资经营者开展了专项的执法检查。目前共检查农资门店、农药生产企业593家次,立案19宗,结案19宗,对一些轻微的违规行为作出口头警告,通过各项检查有效整顿和规范了我县的农资生产经营市场秩序,确保了我县农业生产的安全。

  拓展社会化服务降低投资成本。扶持有条件的专业合作社扩大机械化作业、统防统治、种子种苗供应、机械烘干、等生产性服务范畴;开展土地流转、土地托管、代耕代管等种植服务。通过广西智友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灵川县智友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绿竹种植专业合作社,积极开展稻鱼共作种养、稻菌轮作、稻薯轮作示范基地,建立稻田综合种养示范基地4个,面积1100多亩,参与当地政府旱改水项目2个,面积1526亩,生产和销售稻米、食用菌、红薯干等优质农产品,同时向周边提供种子、种苗、播种、育秧、机插、机收、无人机飞防、粮食烘干、果蔬冷藏等服务。  
积极推动“代耕代管”托管服务,完成早稻种植“代耕代管”服务面积2102亩、中稻种植“代耕代管”服务面积960亩,晚稻1433亩。绿竹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李幸林说:“水稻全程机械化,能够为老百姓提供从育秧到翻犁到插秧到后期的病虫害防治和水稻收割等一条龙服务。”

  开展地头冷库建设促进产品流通。采取农民专业合作社和政府财政支持相结合的方式,加快我县地头冷库建设。已完成产业富民和乡村振兴供销社地头冷库9个,共投资857万元,容量11248立方米,贮存保鲜农产品5500吨;灵川县东峰果蔬专业合作社建成运营的大圩东峰冷链物流项目共建有13个地头冷库,建设库容达4900立方米,可冷藏农产品2500吨,有效解决了我县东片乡镇蔬菜和水果种植基地果蔬保鲜和卖难问题。灵川县共建成农产品批发市场3个,营业面积6.2万平方米,在农产品主产区建成冷藏库201座,库容有8.45万立方米。“我们每天要分拣配送约30吨蔬菜瓜果。”灵川县东峰冷链仓储集配中心负责人朱明旺说,“5点开始配送,要满足消费者对新鲜食材的需求。”

  举办“供销大集”活动改善流通环境。在“春节”“三月三”“中秋”等传统节日和乡(镇)圩日组织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 抓流通助乡村振兴”供销大集活动,向广大消费群体集中展示了“灵川县丰茂源农业技术开发有限公司”、“灵川县李大姐食品有限公司”、“灵川县品味鲜食品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名优产品及全县12个乡镇的特色农产品。“这种活动为我们解决农产品销售提供一条很好的途径,节省出大量的时间来专心搞农业生产。”销售砂糖橘的农民阳海峰开心地说道。截至目前,线上线下累计销售额达20.4万元。

  组织农展活动促消费对接。积极做好了2023年粤桂协作消费对接活动暨第23届广西名特优农产品(广州)交易会活动。共组织县域内4家企业27个名特优农产品及加工成品参展,展期现场销售额达25万元,签订农产品生产加工意向性投资合作协议310余万元。对于宣传、推介我县名特优农产品,促进粤桂协作消费对接发挥了积极性作用。

  细化举措确保消费扶贫成效。发动干部职工和广大市民扩大节日消费,提倡各基层工会安排不低于单位当年福利支出总额的50%的职工福利费用于消费扶贫,鼓励职工优先购买,贫困群众产品。据不完全统计,直接采购脱贫地区农副产品286.65万元,帮助销售脱贫地区农副产品8.17万元,有效拓展了贫困地区农产品销路,促进脱贫户增收和经济发展。灵川县总工会周靖说:“通过帮扶举措,广大职工和市民能购买到物美价廉的“土货”,脱贫户没了后顾之忧,真正看到了勤劳致富的希望!”


原文链接:http://nyncj.guilin.gov.cn/zwb/zwbxqkx/202312/t20231201_2614290.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民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农民调研网 nmdy.org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
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