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充分挖掘盐城市盐碱地综合利用潜力,加强盐碱耕地改造提升和盐碱荒地开发利用,做好盐碱地农业大文章,10月12日下午,盐城市农业农村局召开盐碱地改良利用座谈会。盐城市财政局、沿海农科院、新洋试验站、工学院、银保集团,东台市、大丰区、射阳县和滨海县等相关工作负责人等参加了座谈。
会上强调,一要重视盐碱地工程项目设施的建设。通过修筑防渗渠、排水沟、引水渠,减少灌溉时土壤水分的蒸发和流失,降低地下水位和土壤含盐量,提高土壤肥力;同时引入淡水灌溉,稀释土壤中的盐分浓度。此外,还可以利用暗管排水等技术降低盐分的积累。通过建设适宜的工程设施,有效改善盐碱土壤的条件,促进植物生长,提高产量。
二要重视农艺措施的配套。重视有机肥在盐碱地改良中的重要作用,科学使用土壤调节剂,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在改良盐碱地的过程中,在盐分含量较高的耕地上种植水稻、玉米、大豆等耐盐碱植物,在改土的过程中也可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根据土壤养分含量及作物需肥量,合理搭配肥料种类,满足作物生长的需求,实现肥料的精准施用。组织技术培训和示范推广活动,向农民宣传盐碱地改良的重要性和效益,开展技术指导。同时,可以建立监测系统,及时记录和分析盐碱地改良的效果,为技术推广提供依据。通过综合推广和支持,可以加速盐碱地改良技术的普及,帮助更多农民解决盐碱地问题。
三要加强技术支持。引入第三方技术力量进行合作,例如科研院所、高等学府和拥有专门技术力量的公司,为改良盐碱地提供科学的方法和技术路径。在互利共赢中,不仅推动了改良项目的进展,也能加快技术研发和创新步伐,是推动盐碱地改良项目高效、有序运行的重要环节。
盐城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宋成荣指出,开展盐碱地改良利用,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战略意义,要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发挥科技创新关键作用,扎实推进盐碱地改良提升和综合利用,全面提高耕地质量;要加强耕地质量监测评价和数据平台建设,提升新技术、新品种研发应用力度,推动盐碱地治理标准化、信息化、高效化。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民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