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首页 > 资讯动态 > 农技专家在线帮|灾后农作物病虫害咋防治?咋用药?

农技专家在线帮|灾后农作物病虫害咋防治?咋用药?

发布时间:2023-11-28 作者:佚名 来源: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

  由于近期的台风、洪涝灾害,黑龙江省部分地区的农作物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为此,龙头新闻推出“农技专家在线帮”专栏,邀请全省的农业专家为广大农民朋友支招,减轻灾害。本期请到了黑龙江省植检植保站站长宋显东研究员,他将带来洪涝灾后农作物病虫害的防治用药技术意见。

  

  宋显东介绍,灾后植株伤口多、田间湿度大,利于多种病害发生蔓延,及时科学用药防治非常重要。要做好三件事:重点防什么;用什么药;怎么规范喷药。

  

  

  

  重点一:真菌性和细菌性病害一起防

  

  病害的防治是重中之重。宋显东说,由于灾后利于多种病害混合发生,因此要真菌性病害和细菌性病害一起防,在采取喷洒磷酸二氢钾、芸苔素内酯等减灾技术措施时,应有针对性地加入优质高效杀菌剂,也可同时加入氨基寡糖、香菇多糖等免疫诱抗剂,增强植物自身抗逆能力,实现“一喷多防”和“一喷多促”。

  

  重点二:防治药剂要分类施用

  

  对于水稻来说,当前最重要的是预防穗颈瘟,尤其是还没有抽齐穗或刚抽齐穗的地块,无论前期是否已经打药,发病风险大的地块都要立即再打一遍药,如果接下来还是多雨天气,还应该再打一次药,以预防穗颈瘟和枝梗瘟。

  

  防治药剂上,专家建议使用具备增产效果的植物健康类农药,做到“有病防病,无病增产”,如肟菌·戊唑醇、嘧菌酯·戊唑醇等,吡唑醚菌酯一定要选用在水稻上登记的微囊悬浮剂型。

  

  另外,也可选用生物农药,如枯草芽孢杆菌、春雷霉素等。对于穗颈瘟发生风险大的地块,使用上述药剂时,要加入三环唑、稻瘟灵等,提高对穗颈瘟的预防效果。

  

  同时,专家也建议混用防治细菌性病害的药剂,如春雷霉素、中生菌素等,达到对稻瘟病、纹枯病、细菌性褐斑病、穗腐病(褐变穗)等多种病害的控制作用。

  

  对于大豆、玉米、露地瓜菜等作物的病害,在防治药剂上也应使用具有增产作用的广谱性杀菌剂,首选吡唑醚菌酯,还有肟菌酯·戊唑醇、苯甲·丙环唑等对真菌性病害防治效果好的药剂,同时也建议混用防治细菌性病害的药剂,如春雷霉素、中生菌素等。

  

  另外,倒伏的大豆地块利于菌核病的发生,应混用对菌核病防效好的药剂,如菌核净、异菌脲等药剂。

  

  

  

  重点三:杀虫剂要科学施用

  

  宋显东说,对于虫害,要根据田间发生情况来决定是否需要防治,不要盲目添加杀虫剂。如果田间没有虫害发生或者零星发生的很轻,达不到防治指标,喷药时不需再加杀虫剂。

  

  目前,黑龙江省玉米螟、二化螟、蚜虫等虫害整体发生很轻,而且大暴雨不利于虫害发生。因此,绝大多数的田块不需要防治虫害。

  

  对于部分需要防治虫害的地块,比如目前还需要防治大豆食心虫、双斑萤叶甲等的地块,建议首选氯虫苯甲酰胺,或者使用苏云金杆菌和苦参碱等生物药剂。如果需要防治蚜虫,可使用噻虫嗪、噻虫胺等;如果需要防治红蜘蛛,可使用阿维菌素、螺螨酯等。不要使用高效氯氰菊酯、毒死蜱等菊酯类和有机磷类的广谱性杀虫剂。

  

  重点四:植保作业要安全规范

  

  宋显东说,使用植保无人机作业时要规范和安全作业。每亩喷液量不应低于1.5升,药液中要添加植物油类、有机硅类和聚合物类的航化助剂,以增加药液沉降性、抗蒸发性。作业时应适当降低飞行速度和高度,并适当缩小喷幅以确保防效。同时,配药及施药时要注意做好安全防护,避免中毒。田间施药作业要避开中午高温时段,最好选择在9时前或16时后喷药作业。(记者 梁金池)


原文链接:http://nynct.hlj.gov.cn/nynct/c115393/202308/c00_31658400.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民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农民调研网 nmdy.org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
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