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黄山市立足资源禀赋,以绿色高标准农田为载体,以优化田园生态为目标,积极培育发展“农业+观光”“农业+节庆”“农业+体验”等农旅融合场景,着力推进农田建设和农旅项目有机融合,努力实现农业增效、农村增色、农民增收。
一是注重生态建设,着力改善农旅环境。为充分挖掘乡村旅游资源丰富的优势,坚持将绿色生态理念贯穿设计、建设、管护始终,注重使用石块、木桩、联锁块等环保材料,运用浆砌、干砌、绿肥种植等环保工艺,因地制宜建设秀美梯田、生态道路、生态沟渠、塘堰湿地系统,展现皖南山美田秀水清的人文韵味。黟县统筹推进农田、村庄与景区建设,实现生态涵养、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田园生态改善和乡村旅游发展有机融合,变田园为公园。徽州区呈坎镇灵山村高标准农田,注重优化保持梯田层叠原状,拓展农田旅游观光功能,梯田油菜花和村庄粉墙黛瓦交相辉映,展现出一副美丽的田园风光画卷。
二是注重特色产业,着力助推农旅发展。针对山区耕作土层薄、土壤含砂量大、种植效益较低的困难,按照“应种尽种、能种尽种,宜粮则粮、宜特则特”原则,在优先保障粮食生产基础上,结合高标准农田建设支持油料、药材、菊花等本地特色产业发展,努力提升种植效益。歙县围绕粮、油、烟等特色产业,根据需求打造水利、道路、土壤等农田基础设施,以农塑旅、以旅促农,推动乡村旅游融合发展。休宁县结合农田建设发展菊花产业,发展菊花+旅游、+康养、+会展等新业态,成为农旅深度融合的靓丽名片。近年来结合高标准农田建设重点打造油菜花田面积2.17万亩,今年累计吸引摄影爱好者、游客超100万。
三是注重融合推进,着力拓展农旅模式。主动融入全域旅游、养生疗养、“五微”行动的重点文旅项目,以高标准农田建设为基础,积极完善田块、道路、水系等农田设施,探索农旅新模式。“农业+旅游”,结合高标准农田建成四月乡村、朴蔓农场、七约农场等农旅融合业态22处,中小学研学旅行基地20余个;“农业+节庆”,举办桃花节、龙虾节、油菜花节、音乐节等活动,年吸引游客500余万人次;“农业+体育”,打造山地车骑行、春秋赏花登山步道、公共体育服务三大系统,连续举办中国黄山山地车公开赛等精品赛事活动;“农业+民宿”,依托农田建设,集中打造塔川秋色、石亭农耕等民宿集群,整体塑造品牌形象。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民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