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首页 > 资讯动态 > 三台县人大代表刘小英——返乡创业让撂荒土地开出“致富花”

三台县人大代表刘小英——返乡创业让撂荒土地开出“致富花”

发布时间:2023-11-23 作者:佚名 来源:绵阳市农业农村局

  □绵报融媒记者 赵烨

  近年来,“家庭农场”这个新型经营主体悄然兴起。通过近年来的发展,家庭农场在引领现代农业发展、集约化经营上的作用日益凸显,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动能。

  今年38岁的三台县人大代表、刘哎呀家庭农场负责人刘小英就放弃了高收入,返乡创业,让昔日的荒坡开满鲜花,让产值低下的土地变成致富田,成了当地有名的致富能人。

  “我出生农村,对家乡很有感情。”刘小英回忆,选择返乡创业最大的底气来自国家对农业的大力扶持,鼓励农民工回乡创业,而且当地青壮年外出务工较多,一些土地撂荒,让她感觉可以“大干一场”。

  刘小英返乡创业的这一做法得到当地党委政府和村“两委”的支持。经过协调,她陆续流转了100余亩山坡地、240多亩土地,成立家庭农场,以七彩菊、刺梨、川芎为主,通过粮经轮作的方式种植粮油作物,在有限的土地上建立起了经济作物和传统农作物共同发展的新型农场。

  “七彩菊是一年生作物,每年11月份开始种,然后4月份开始采摘,一直可以采到8月份,亩产至少在5000元以上。一年七彩菊的产值大概七八十万元的样子。”刘小英说,农场还种了两三百亩的粮油。

  作为新农人,刘小英还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技能和经营水平,从一个种庄稼的门外汉成长为新型“农把式”。

  “传统的种植费力不说,粮食亩产还不高。”刘小英说,自己一开始就实施科学种田。比如,她改变“一炮轰”的传统施肥方式,既重施底肥,又巧施返青肥,保证了作物生长的营养需求。由于当地长期施肥不当,一些耕地的质量下降,刘小英采取深耕细耙、增施有机肥等方式,恢复耕地肥力。同时,邀请本地“土专家”参与田间管理,采用稻鸭共育的方式培育水稻,水稻单产量明显提高,养殖的生态鸭也卖出了好价钱。

  如今,刘小英通过直播带货及与相关购物平台合作,实现了线上线下同步销售,让更多人知道了三台建平镇四季村,村里逐渐热闹起来,每年都会有很多游客慕名前来游玩,置身于花海拍照、品尝跑山鸡……

  依托山林花海和秀美田园,刘小英坚持绿色生产理念,打造天蓝、地绿、水清、人和,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的美丽幸福新乡村,带动40多名村民实现在家门口上班的愿望。“部分土地流转给农场,我们两口子都在这里上班,年收入有六万多元。”在农场务工的村民杜召晴说。

  去年3月,刘小英被四川省人民政府评为“四川省首批乡村振兴致富带头人”。如今刘小英在土地上耕耘梦想的同时,积极帮助其他农户发展生产,为他们寻找好项目,帮助申请发展资金,销售产品,受到周边农户的好评。


原文链接:http://nyncj.my.gov.cn/jjmy/43720727.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民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农民调研网 nmdy.org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
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