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首页 > 各地动态 > 金晓军:乡村振兴路上“铺路石”

金晓军:乡村振兴路上“铺路石”

发布时间:2023-11-23 作者:佚名 来源:九江市农业农村局

  

  村组道路宽阔通畅、乡村面貌焕然一新、集体经济产业兴旺……初冬时节,走进湖口县武山镇长岭村,处处感受到基层凝心聚力干事创业的“精气神”,满眼都是乡村振兴好“丰”景。

  

  “他真是以村为家,为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出谋划策,切实将党和政府的关心关怀落到实处,为乡村振兴奉献自己的光与热。”谈到长岭村的变化,该村党支部书记陈霞对驻村乡村振兴工作队队长兼第一书记金晓军称赞不已。

  金晓军,男,1971年5月出生,中国共产党党员,现任湖口县水利局乡村振兴办公室干部,2018年7月选派到武山镇五星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按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后,2021年9月再次请缨到武山镇长岭村驻村帮扶,成为乡村振兴工作队队长兼第一书记。驻村工作5年来,他恪尽职守铸忠诚,勤勉务实显担当,因工作业绩突出,荣获“2022年度湖口县驻村帮扶及服务乡村振兴工作先进个人”称号。

  

  “驻村干部是引领乡村振兴工作的‘中坚力量’,是带领村民群众致富的‘排头兵’。既然来到长岭村,我就是村里人。百姓的呼声是我们工作的方向。”金晓军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干的。

  长岭村是“十四五”九江市定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村。刚到长岭村,金晓军就把“进百家门、知百家情”作为首要任务。“家里几口人?经济来源是什么?希望村里为村民办些什么事……”一个月内,他白天走村入户,民情日记本上记录着村民的家庭情况和当前所需解决的诉求,晚上回来总结梳理,并与村“两委”班子一起商讨研究,制定村里的近期和长期发展规划,理清了思路,明确了方向。

  金晓军通过争取资金、协调项目等方式,先后为长岭村改建便民服务中心,新建党员活动室和宣传文化长廊,同时把党建工作与乡村振兴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利用“三会一课”和开展主题党日等活动,加强村“两委”干部和党员培训学习,协助村“两委”严格按照“四议两公开”议事程序,做好党领导下的村民自治工作,让村级事务在阳光下运行。

  

  “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把问题发现在群众需求之前,是每个驻村干部都应该具备的工作素质。”金晓军通过入户走访和调研发现,长岭村基础设施落后,群众出行难、用电难、饮水难等问题较为突出。

  他积极申请乡村振兴项目资金,修建三湾五组村文化广场,新建便民桥,建设户户通道路1.2公里和入户路3.5公里。协调相关部门对饮用水进行摸排和解决,实现自来水入户率100%。协助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和美丽乡村建设,深入一线解决问题,加快池塘清淤、山塘水毁修复和防旱机井建设,改善村民生产生活条件。现在的长岭村,路面平坦整洁、基础设施配套完善、人居环境优美宜人。

  真心为民,民必理解。为民办事,民必拥护。对金晓军忙前跑后争取资源,促进乡村振兴,长岭村村民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大家纷纷表示,金书记一不为己,二不为利,全心全意地为村里谋发展、解民忧,他们怎能不支持他、不喜欢他。

  

  乡村振兴,关键是产业振兴。前几年,长岭村产业基础差,集体经济薄弱,这几年,该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在田地上做“文章”,把发展产业作为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群众增收的重要途径,积极发动党员、能人带头,引进公司发展产业。2022年长岭村形成种植杨梅60亩、丝瓜络50亩、棉花200亩的特色农业格局,当年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突破20万元,并带动村民增收10余万元。

  初尝甜头的长岭人,发展产业的信心更足了。该村加大流转土地、盘活荒地力度,扩大丝瓜络基地规模,利用水利项目资金,建设灌溉系统,安装抗旱设施,确保了干旱之年产量不减产、效益不减收。今年又新增种植樱桃大棚20亩,预计2023年村级集体经济收入25万元。

  

  “我还要向优秀的驻村干部学习,把青春和热血挥洒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金晓军说,这5年,很荣幸组织派他来驻村,这是组织的信任。如果不踏踏实实地干点事,那就是虚度光阴,无法向组织交代,更无法向长岭村的村民交代。


原文链接:http://nyncj.jiujiang.gov.cn/zwzx/gzdt/xqdt/202311/t20231122_6298226.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民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农民调研网 nmdy.org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
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