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昌县坚持工业化和全产业链发展思路,采取“五联动”措施,高质量推进平昌县优质肉牛全产业链项目。
一是组织推动。科学制定县域“一核两区三片”肉牛产业总体规划,出台《关于加快肉牛产业发展的决定》等政策性文件,成立综合协调、跟踪服务、实施指导三个小组,合力推进平昌县优质肉牛全产业链项目建设,实行“一票评优”、按月交账,定期对各乡镇肉牛产业发展逐一督查通报、推动落实。
二是宣传发动。前三季度,召开海福特“售母收犊”暨肉牛产业发展集中培训和政策宣讲会议5期,培训镇村干部、官方兽医、意愿合作养户等1200余人次。组织召开干部群众产业发展恳谈会316场次,共1.1万余人次,在县域交通主干道制作宣传标语200余幅,拍摄“海福特”优质母牛等宣传微视频30余个,成功回引返乡发展肉牛产业人士303名。
三是政策撬动。落实能繁母牛补贴、肉牛保险、贷款贴息等产业扶持政策,撬动优质肉牛全产业链发展。其中,聚焦优质能繁母牛扩养,对10头(含)以下每头补助2000元、10头以上每头补助3000元;创新肉牛保费分担机制,县财政保费分担达60%;大力推广“兴牛贷”“活体贷”等金融产品,对单个肉牛企业最高单笔贷款年贴息达30万元。
四是主体带动。加大招商引资和回引创业扶持,形成龙头示范引领、家庭牧场(专合社)主导、散户宜养尽养格局。前三季度,全县新培育农业新型经营主体206个,其中,养殖公司16个、农民专合社74个、家庭牧场116个,新创建省级标准化示范场3个,建成标准化牛舍29万余平方米,配备揉搓机、搅拌机等1500余台套,机械化水平不断提升。
五是品牌拉动。推进优质肉牛品种改良,加快推进雅拉德荣“海福特”一体化智能核心育种场建设,预计10月底前建成投产。持续加大全良种牛保护与开发,实施以海福特和西门塔尔为主的肉牛冻配改良项目,提高冻配能力,建成牛人工授精站27个,年人工授精5万剂以上,肉牛良种率达90%以上。大力推广海福特“售母收犊”模式,带动农户养殖海福特能繁母牛2055头,新生产牛犊218头。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民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