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不认为自己肢体残疾就可以回避责任,做生意哪有一帆风顺的?创业难,残疾人创业更难,但我不能因为自己残疾就碌碌无为过一生。”眼下正是稻谷收获的季节,连日来,在新洲区潘塘街熊店村的500多亩稻田里,种粮大户刘志明和合作社的伙伴们正忙着收割稻谷,保证粮食颗粒归仓。
刘志明一出生便有肢体残疾,从小因为残疾十分不自信,他迷茫过,消极过,但最终选择勇敢面对生活。因为手部残疾,很多工作的地方都拒绝过他,只能做些小帮工类的工作。为了生存和担负起家庭的重担,同时在熊店村村两委的号召下,他最终选择返乡创业,做一个实干的种粮人。
做生意没有一帆风顺,创业难,残疾人创业更难。刘志明从不认为自己肢体残疾就可以回避责任。在新洲区残联、潘塘街道和熊店村村两委的帮助和引导下,作为种植领域“门外汉”的刘志明向老种植户们虚心求学,同时想尽一切办法克服技术上的重重困难,大胆创新,逐渐掌握了各类机械的使用以及粮食的种植技术。2014年,他流转熊店村200多亩闲置土地,用来种植水稻、小麦及玉米等农作物,第一年便有10万元左右的收入。
成功的第一步使刘志明干劲更足了,随着不停地摸索和经验的积累,他的种植技术不断提高。2022年,刘志明牵头成立了武汉歌声飞扬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种植规模扩大到500亩。合作社目前拥有收割机、无人机、旋耕机、运输车等机械5台,年产值超200万,常年带动用工500人次以上,每年可为村集体创收2万元以上。
刘志明靠着自强自立和努力拼搏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在家乡开拓了一番新的事业。作为熊店村的残疾人联络员,他还积极带动其他残疾人就业,开拓他们的眼界,增强他们面向社会生活的自信心。他还积极动员周围村民种植农作物,毫无保留地给予新的种植户免费技术指导。
新洲区潘塘街熊店村党支部书记刘晓阳告诉记者:“通过刘志明科学种田,自己致富不说,还带动村民致富。他身残志坚,吃苦耐劳,自强不息的精神给我们村树立了一个典范。”
“我虽然是一名肢体残疾人,但我凭着自己的虚心求学,精心经营,回乡创业植根土地。希望家乡越来越好,未来会把合作社发展得更好,让更多的残疾人得到就业机会,带领更多的残疾人,走出一条自强创业的新路。”刘志明表示。
附件:
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民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