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首页 > 资讯动态 > 东莞荔枝林出了个农“博士”

东莞荔枝林出了个农“博士”

发布时间:2023-10-22 作者:佚名 来源:东莞市农业农村局网站

  

  漫山遍野的红色荔枝下了枝头,绿油油的荔枝树却换了新装。莞邑的秋日,凉爽的秋风轻轻拂过一个又一个山头,来到了中国最美小镇——清溪镇,吹到了一双黝黑的、正在劳作的手上。

  这双手的主人名叫刘春生,前几日荣获“广东十佳最美农技员”,此刻的他正在为农户种植的荔枝树进行高接换种。

  扎根农业34年,引进和推广荔枝和龙眼优新品种10多个、荔枝高产栽培技术8项,推广应用面积达6300亩,培训种植户和农技人员8163人次……这位“广东十佳最美农技员”用这双辛勤的手带动果农增收致富。

  cc4f2365580f48088959e9776f132d00_batchwm.png

  扎根果园,荔农口中的农“博士”

  “博士,帮我看看这根观音绿枝条选的怎么样?”

  “博士,为什么我嫁接失败了……”

  “博士,现在果园要注意防治什么虫?”

  刘春生是农艺师、清溪镇农业技术服务中心副主任,但是果农们却不喊他“刘老师”“刘主任”,却爱喊他“博士”。

  “可能他们觉得我在嫁接方面比较专业,所以喊我博士,但是我不是真的博士哦!”刘春生笑着挠挠头,不好意思地说道。

  不是博士,类似“博士”,荔农称呼刘春生为“博士”是一种尊称,也是对他专业的肯定。

  “我们认识六七年了,果园一有什么问题我都喊他过来。”清溪镇石壁山果园负责人曾先生与刘春生是老相识。在果园的管理上,他经常请教刘春生,往往一个电话过去,刘春生就赶来现场指导。

  10295a2f4ad64f81950fd6c2e7d77d4f_batchwm.png

  1989年,刘春生毕业于东莞市农业技术学校果树专业,此后的30多年来,他一直从事清溪镇农业、林业、水务技术推广、服务和指导工作。尤其喜欢扎根果园,与荔枝、龙眼等果树打交道。

  除了手把手指导果农外,刘春生还钻研荔枝生产管理技术,与科研院所专家合作开展荔枝种植技术研究、推广等。他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开展《荔枝螺旋环割栽培技术试验及推广》《荔枝、龙眼高产稳产栽培试验及推广》《利用平腹小蜂生物防治蝽蟓》等项目研究,先后获得东莞市科学技术学会先进科普工作者、东莞市优秀科技论文三等奖等荣誉和奖项。

  组建协会,解决荔枝病虫害难题

  金丝眼镜、黑黑的皮肤、明显肿起来的右眼,采访当天,刘春生笑谈自己“挂彩”的趣事。

  “昨天去了果园,钻林子,不知道什么虫子飞进我的眼睛里面。”从虫子谈起,刘春生说起了自己与荔枝树病虫害过招的经历。

  事情从96年说起,清溪镇罗马村700多亩的荔枝林突然染上了一种叫“瘿蚊”的病虫害,一片一片的树叶上全都是虫洞,如果再不及时防治,当年荔枝减产已成定局。

  “还好我们镇成立了荔枝协会,经常邀请专家过来讲座、参观果园。”刘春生介绍,“我们联合省农科院植保所的专家一起进行地下防治工作,将瘿蚊的幼虫卵消杀在地下时期。”

  a6b671311d714bafa6530573b2e61a95_batchwm.png

  据介绍,自1995年11月起,刘春生指导农户成立了清溪荔枝协会,动员荔枝种植户抱团发展,在册户数达130户。

  为了提升种植户生产管理水平,刘春生经常主动邀请华南农业大学、省农科院、市农业局、市农校等省市级专家教授为果农提供相关培训,为产业发展营造良好氛围,指导农户掌握技术要点,科学使用水、肥等,实现节本增效的目的。

  高接换种,助推产业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为了进一步优化荔枝品种结构,推动东莞荔枝高质量发展,东莞市农业农村局大力推广荔枝高接换种。2022年,全市完成了1300亩,主要嫁接观音绿、岭丰糯、仙进奉等优质品种,2023年,计划完成2100亩嫁接任务。

  所谓荔枝“高接换种”是指采用嫁接的方式更换荔枝树品种的一项技术。而这恰恰是刘春生的拿手活。

  “荔枝树的皮薄,嫁接的时间很重要,一般来说,春秋的时候进行嫁接比较容易成活。另外,选嫁接的枝条也有讲究,要选健壮、充分老熟的枝条……”谈起“高接换种”的技术要点,刘春生头头是道。

  “高接换种是莞荔高质量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我们在大力推动,果农们也很有意愿、很配合。”在刘春生看来,清溪镇所种植的一些荔枝品种,如怀枝、黑叶等,卖不上价,通过嫁接更换优质的品种,是一件助农增收的大好事。

  为了推行高接换种,刘春生和他的同事们宣传和培训两手抓。据统计, 2021年以来,清溪镇农业技术服务中心开展荔枝产业高质量发展扶持政策入户宣传70场次,发动144户果农申报。其中,73户果农申报荔枝高接换种,完成高接换种986亩;71户申报低效果园改造,总面积860亩,带动周边荔农96户盘活低效荔枝园超过1410亩。

  在技术培训方面,2021年以来,清溪镇农业技术服务中心在项目开展前后邀请省农业科学院、华南农业大学、市农技办、市农科中心的专家对果农进行技术培训15次,培训人员315人,依托维康农技服务驿站推广农业技术服务43次,重点对荔枝矮化嫁接的后期管理、果场改造技术标准进行培训指导,严把质量关,确保嫁接成活率高、果园改造符合标准。

  “他们是农民,我也是个农民!”在石壁山果园里,刘春生笑称,自己就是一个平凡普通人。

  秋风继续吹着,这双勤劳的双手还将为东莞的荔枝林撑起一片技术的天空。

  来源:南方+


原文链接:http://nyncj.dg.gov.cn/zixun/snkd/content/post_4090233.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民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农民调研网 nmdy.org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
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