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不少农村家庭曾面临“男子外出打工、妇女留守务农”的局面,而随着一些妇女成长为新型职业农民,家业蒸蒸日上,如今“打工仔”也被吸引返乡。近日,记者在沂南县采访了解到,当地积极推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和农民职称评审工作,不少家庭夫妻比学赶超,先后成为有职称的农民,扎根乡土发展特色产业。
“婆唱媳随”果园增收
打工的公公回家“打下手”
董纪香在果园摘桃。
今年秋收季,沂南县青驼镇小峪子村董纪香家喜事连连。
——家庭经营的百亩果园大丰收,目前销售接近尾声,收成明显好于往年。
——9月份选送“秋彤”桃果,再夺“山东农技杯晚熟桃大赛金奖”。
——一家三口人拟晋升农民职称。
记者查阅官网资料发现,2023年度沂南县新型职业农民中,初级职务资格评审通过人员名单已于9月28日完成公示,董纪香的老伴王洪法拟晋升农民助理农艺师,大儿媳妇孙正平拟晋升农民农艺师;临沂市新型职业农民职务资格评审通过人员名单也于10月11日完成公示,董纪香拟晋升农民高级农艺师,这是副高级职称。
沂南县农业农村局人事科科长苗菲菲告诉记者:“公示期已结束,下一步会按程序公布正式文件。”
董纪香生于1965年,高中学历。“俺承包了一百亩荒山,前些年不懂技术,种果树走了不少弯路。”她说,2019年认识当地果树专家李先干以后,她开“疯狂”学习果树管理技术,抓住一切机会参加县、镇组织的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班,并加入了双堠镇巾帼农业科技服务队。
据双堠镇科协主任、高级农艺师李先干介绍,这位一遇到问题就追根究底找到答案的农妇,现在已拥有丰富的果园管理经验,而且非常能干,“除了农忙时找人帮忙,平时几乎是一人打理果树,常常夜以继日地在园里劳作。”
如今,董纪香的果园合理搭配早、中、晚桃品种,实行了水肥一体化、果园生草、生物防控等先进配套技术,产出的水果个大、色艳、含糖量高。今年9月,董纪香家选送的“秋彤”桃果斩获“山东农技杯晚熟桃大赛金奖”,这是她家连两年获此项大赛金奖。2022年选送的是“瑞蟠21”,那年董纪香还获得了临沂市“沂蒙乡村之星”称号。
王洪法(右)在果园施有机肥。
前些年,老公和儿子、儿媳在外打工。这几年果园效益越来越好,孙正平和王洪法不再外出上班。王洪法在董纪香的指导下,学会了果树修剪等管理技术。孙正平还注册了公司开展电商业务,在网上销售自家水果和当地多种土特产。一部手机,成了这名农民农艺师创业致富的好工具。
10月12日,一家人忙着采摘鲜桃。这是今年园内最后一批桃果,董纪香和二儿子在现场帮上门收购的客商分拣桃果、装箱,孙正平则忙着直播卖货,身后刚刚装满的几十箱“映霜红”桃即将装车发货。
孙正平在果园直播卖桃。
“妇唱夫随”比学赶超
一镇4对农民夫妻获职称
沂南是农业生产大县,农业效益的提升,离不开本土人才培养和新技术推广。近年来,当地积极推进职业农民培训和农民职称评审工作,拥有职称的农民越来越多。
沂南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办公室主任王西勇告诉记者,在新型职业农民职务资格评审工作中,各乡镇街道积极参与。以双堠镇为例,该镇近年来立足本地林果优势产业,积极开展政策宣传和组织申报工作。全县目前共认定新型职业农民职称270人,其中双堠镇55人,不少家庭是夫妻比学赶超,先后获得职称。
双堠镇柳泉峪村的任重义前几年也在外打工。他的妻子闫正英是双堠镇巾帼农业科技服务队队长,平时在家管理桃、苹果共30亩。以技术为支撑,闫正英的果园效益越来越好,这几年丈夫也返乡给她“打工”。任重义于2023年4月晋升农民助理农艺师,闫正英现在拟晋升农民农艺师。
任重义夫妇在果园剪枝。
互帮互学提升管理技术水平,这样的夫妻在双堠镇有好几对。崖子村的刘乃芝擅长桃树修剪和嫁接,2023年4月晋升为农民农艺师,丈夫支开华现在拟晋升农民助理农艺师;柳泉峪村任重起、高玉花夫妇一位擅长修剪,一位擅长嫁接,妻子2021年晋升农民助理农艺师,丈夫现在拟晋升农民农艺师;五彩庄村李洪军、杨学花夫妇擅长果树嫁接等,两人先后于2020年、2021年晋升农民助理农艺师。
有职称的农民越来越多,职称有哪些用途呢?
评上职称有啥用
新型职业农民天地宽
记者了解到,这些技术型农民,除了平时管理好自家果园,还经常组团外出为周边果农开展技术服务。李先干说:“服务队起到传帮带作用,推动了周边果业的发展。目前,果蝇防控、水肥一体化应用、矿物油应用、果园生草与覆草、果园大树改接换头快速恢复树势等新技术在当地和周边得到有效普及。”
“映霜红”晚熟桃大丰收。
近年来,双堠镇巾帼农业科技服务队的业务范围还扩大到平邑、临沭、沂水等县。队员刘乃芝说:“我们出去剪树,持证上岗更容易得到农户的认可。”
任重起是双堠镇男子农业科技服务队队员,他也经常外出开展技术服务,有时会在现场接受专家提问。任重起认为,职称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个人技术水平,“有了技术和职称,开展服务就有底气,也敢发言。”
“在农村,人才还是太少了。”沂南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正科级干部徐道海说,“农民职称是一张很好的名片,是对‘土专家’本人的肯定,农民职称评审工作有助于基层发现人才,培养人才,把技术转化为经济效益。”
人才是乡村振兴的关键要素,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在政策推动下,基层不断涌现生产技术能手。记者了解到,临沂市2022年出台的新型职业农民职称评定管理办法,赋予取得专业技术职称的新型职业农民多种权利,其中包括优先纳入区域人才选拔、基层干部培养计划,优先选为农业培训教育基地辅导员、科研示范基地田间试验员,优先参加乡土专家“师傅带徒弟”项目,优先享受国家规定的信贷、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政策等。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民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