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沭县坚持把“四雁工程”作为推动全年全面工作的重要抓手,明确“1456”总体思路,实施五大专项行动,推进“四雁工程”走深走实,“人才兴沭”见行见效。
一、强头雁,建设“好日子”共富村。开展“头雁启航”行动,组织全县300名头雁到淄博、潍坊等地外出考察学习2轮。创新开展“头雁论坛”“头雁夜校”等22场,优选90余名村干部上台分享工作经验。
二、引归雁,构建“雁归兴乡”好生态。在济南和杭州建立归雁人才返乡创业服务站2处,充分发挥好服务站回引人才的桥梁纽带作用。截至目前征集企业人才技术需求及意见建议40余条,统计成果信息60余个。累计召开招商引资座谈会20余次,联系对接在外人才1200余人,梳理摸排“双招双引”项目信息60余个,征集意见建议200多条。
三、育鸿雁,激活乡土人才内动力。在全县遴选600余名“土专家”“田秀才”纳入鸿雁人才库,共评选认定2023年县级鸿雁人才220名,被市四雁工程办公室列为鸿雁重点培育对象276名。分层次、分类别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训249人,举办鸿雁电商人才培训120人,组织108名鸿雁参加市鸿雁人才专题培训。推荐4名优秀“鸿雁”人才参评齐鲁乡村之星。评审认定新型职业农民职称101人。
四、壮雁阵,打造农村经济生力军。一是积极开展“一码通”赋码和“随手记”财务软件安装工作。全县完成“一码通”赋码1684家;“随手记”财务软件安装1403家。二是认真梳理全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资金需求,涉及家庭农场410家1.9亿元、合作社113家1.3亿元。三是根据全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情况,择优筛选出390余家合作社、家庭农场建立“雁阵”人才库。
五、活金融,提升普惠金融覆盖面。先后开展全县金融助力“四雁工程”座谈会、金融助力“四雁工程”“春雨行动”“金融赋能、量质齐升”政金企对接会,累计解决融资需求16.95亿元。收集整理各级金融支持政策10条、金融产品93项,截至目前,四雁振兴类贷款发放总额为15.12亿元,位居全市第二。进行授信试点,全县美德积分类贷款产品已为2806户授信25453万元,其中用信2408户,21835万元。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民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