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川县大宗农产品主要有柑桔、蔬菜、食用菌及畜禽产品等。近年来,在产业发展、市场需求及政策支持下,全县农产品冷链发展迅速。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3年6月,全县建成农产品冷藏设施193座,库容7.7万立方米,贮藏能力1.5万吨,全县年保鲜果蔬及畜禽产品8万吨,年增加收益1200万元,提供就业岗位300个,带动产业链农户15000户以上。农产品冷藏设施的建设,有效延长农产品保质保鲜期,实现农产品错峰上市,达到供求平衡、缓解因农产品集中上市造成价格低下问题,同时也进一步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助推我县主导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桂泰合作社是我县食用菌龙头企业之一,该社成员分布灵川县各乡镇,每个成员都有一定规模栽培基地,采摘的食用菌都需要进行及时保鲜。该合作社理事长秦峰表示:“实施补助项目为合作社解决了保鲜难题,现在每个基地都建有冷库,菌子能及进行保鲜,产品品质有保证,现在在广州江南市场,我们的食用菌是一块硬牌子了”。伊泉合作社是我县橘红甘棠江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的一个经营主体,冷藏设施的大量建设为该社解决了柑桔保鲜问题,该社沙糖桔、沃柑远销东盟及俄罗斯等多个国家。今年,该社又准备再建3000立方米的冷藏设施。
一、信息互通,强化冷链信息动态调度。
充分利用国家农产品仓储冷链物流平台和我县农产品微信群资源,为企业提供冷库设施的供求服务,对县内冷藏设施进行动态调度,实现冷链设施最高利用效率,并确保集中上市的农产品能有效延长上市期,达到价格平稳目标。我县沙糖桔面积28万亩,上市主要集中在春节前后,我县潮田乡树养合作社,通过信息渠道,利用大圩镇东峰合作社冷藏设施库容,有效缓解了当地沙糖桔销售问题。
二、升级改造灵川县物流配送中心。建设总面积5140平方米(其中主体面积3840平方米,配套面积1300平方米),集仓储、配送、分拣、包装、品质控制以及协调售后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现日派件达5万件以上,日揽件2.8万单。配送中心配备有专业物流体系运营团队,统筹协调县域物流运输体系,初步实现了灵川县12个乡镇共同分拣配送。为建设物流信息智能配送系统,打造一个具备物流信息收集、处理、分析、分转、终端指令发布、数据统计上报等功能的综合管理系统,大力提高分拣速度,目前已安装一套价值300万元全自动分拣设备,日可处理货物12万件以上,可满足全县快递分拣需求。现有中通、圆通、韵达等7 家物流快递企业入驻县级寄递物流配送中心,实行物流统仓共配。
三、持续推进乡村两级物流体系建设完善。目前全县基本完成了中心乡镇寄递物流中转站(客货邮运输综合服务站)改建扩建工作。通过整合优化当地现有土地、仓储设施、商业设施,现已改建扩建完成中心乡镇寄递物流中转站12个,每个中转站配备智能出入库处理终端、快递集包袋等设备,已初步具备快递物流收寄服务。已完成全县128个行政村村级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站选点工作,综合利用村委会、益农社、邮乐购、小超市等完成了78个村级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站挂牌,39个村级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站运营。全县每日上行单量突破2万余单,每日下行单量突破8万余单,部分乡镇快递配送从原来的1天降至12小时以内,提高快递时效100%以上。县供销、交通、商务、邮政、农业等部门协同,建设乡村电商、益农社、邮政快递、农村物流网点,实现了乡镇快递服务网点覆盖率100%,建制村通邮比例100%,行政村快递服务覆盖率45%。培育全顺交通运输公司、邮政灵川县分公司、灵川县福科物流公司(整合了7家快递)等企业参与客货邮融合运营,共投入20辆客车用于6条农村物流合作线路,其中改造16台新能源公交车辆,增加包裹存放箱。
四、补齐冷链物流配送短板,冷库物流设施初具规模。2021年来,建成运营了潮田乡冷链物流中心、大圩东峰冷链物流项目和桂林晟青公司(潭下)农产品流通项目,提档升级广西大圩“南菜北运”灵川县益隆蔬果产地集配中心,据不完全调查统计,截至2023年5月底,全县建成冷库冷链设施共76处,总库容量7.7万立方米,贮藏能力1.5万吨,基本形成与农产品生产布局相适应的地头冷库冷链流通体系,极大提升了农产品冷链流通品质,降低了流通环节产品腐损率,促进我县水果、蔬菜等农产品销往全国各地。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民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