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首页 > 资讯动态 > 荔浦:杂交水稻制种“赶花”忙

荔浦:杂交水稻制种“赶花”忙

发布时间:2023-10-13 作者:佚名 来源:桂林农业信息港网站

  

  

  近日,荔浦市茶城乡粮食生产示范基地的杂交水稻陆续抽穗扬花,进入最佳人工“赶花”授粉关键期,农田里随处都是村民们忙碌的身影,当地农户利用绳索等工具“赶花”,让杂交水稻充分授粉,为水稻丰产丰收和种子安全打下良好基础。

  荔浦市茶城乡茶香社区地势较为平坦,雨量充沛,气候条件优越,水质优良,是水稻制种的沃土。走进荔浦市茶城乡300亩的杂交水稻制种基地,阵阵稻香扑鼻而来,村民们在层层绿浪中穿梭,进行“赶花”授粉。只见“赶花”人两人一组,手持长长的尼龙绳,一人一头分别站在田埂两端,用手中的长绳贴着刚刚吐蕊的稻穗,一路掀动着稻浪,将父本的稻花花粉扬起来“赶”到母本上,让母本稻充分授粉,为水稻稳产丰收和国家种子安全打下良好基础。

  据农技人员李元松介绍,眼下,茶城乡的300亩水稻制种陆续迎来“赶花授粉”的关键时期,农户抢抓农时为水稻制种进行人工授粉,提高制种的结实率和产量,推进制种产业向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发展。

  人工“赶花”授粉是帮助杂交水稻制种的重要生产环节,技术人员每天都要来到田间,仔细观察杂交水稻育种组合情况,并结合后期产量、抗性等情况,才能选育出优秀的水稻品种。水稻是自花授粉,“赶花”是个技术活,一般在上午10点半到11点这个时间段授粉花比较多,这样才能增加产量。今年茶城乡引进种植的“香稻”品种,通过赶花,预计每亩水稻产值比同类组合要高20%左右。

  近年来,荔浦市茶城乡依托得天独厚的产业发展条件,通过出台扶持奖补办法,搭建土地流转平台,给予技术服务保障,实行“公司+基地+农户”“公司+生产商+基地+农户”经营模式,不断巩固提升制种产业和粮食生产安全。今年该乡粮食种植核心示范区达300多亩,示范推广辐射带动周边农户种粮1500亩,辐射带动6个村(社区),粮食生产能力提高8%以上。


原文链接:http://nyncj.guilin.gov.cn/zwb/zwbxqkx/202310/t20231012_2578965.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民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农民调研网 nmdy.org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
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